本书译者长期专注于俄罗斯文学领域的翻译工作,本文集挑选了其中十部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力和传播度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译本予以出版。这些作品的原著者涉及俄罗斯经典及现当代作家,体裁包括小说、散文等,涵盖了译者翻译生涯的大部分优秀译著。王士燮文集包括:《叶夫根尼·奥涅金》《死魂灵》《青年近卫军》《带星星的火车票》《普希金传》《梅花鹿》《散文的诗意》等经典译作。本书是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分两部:第一部描写1942年7月德寇进逼克拉斯诺顿城和当地居民撤退时的情景;第二部描写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和区委书记刘季柯夫领导下的“青年近卫军”对敌人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本书内容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1943年2月15日,苏联红军从德军蹄下解放煤矿城市克拉斯诺顿时,在矿井中发现了许多年轻人的尸体。他们都是当地的共青团员,在德军占领克拉斯诺顿的两年中秘密组织了“青年近卫军”,与德军和判徒开展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最后由于叛徒出卖,其中的许多人不幸遇难。法捷耶夫被小英雄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于是创作了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是定格苏联人民保家卫国的一幅壮丽历史画卷。
本书是苏联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法捷耶夫的重要代表作,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堪称苏联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几代中国读者的共同阅读记忆。
和其他的译本相比较,王士燮先生的这个译本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是以能够表达作者原意为主旨,无论是从理解深度上,还是从语言风格上,王士燮先生的译本都被公认为我国已有的五种译本中较好的译本。
在整个中国翻译界,黑
龙江的文学翻译是一个独
特的景观。大批俄语文学
翻译家在此诞生,得以培
养,其人数之多,翻译作
品之繁盛,都蔚为大观。
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有些成就很大的翻译家在
国内的名气未必高扬,但
细察他们的成就,却令人
感叹不已。
黑龙江俄语翻译人才的
成长,离不开一所学校。
1944年,周恩来同志提出
了为新中国准备外语干部
的要求,积极主张加强外
语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央
决定将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扩建为包括俄文系和英文
系的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6年初,党中央从培养
俄文军事翻译的实际需要
出发,决定把延安外国语
学校迁至哈尔滨复校。
1946年11月7日,东北民
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
语学校正式成立。学校是
军事干校性质,专门培养
军政翻译。1948年底,东
北全境解放,东北民主联
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
校改归东北局和东北人民
政府领导,改名为哈尔滨
外国语专门学校,成为当
时培养革命俄文干部的主
要阵地。1953年,我国大
专院校进行调整,哈尔滨
外国语专门学校改名为哈
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归
高等教育部领导。1956年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这所学校也就是现黑龙
江大学的前身。许多著名
的翻译家就毕业于原来的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如赵洵、李锡胤、郝建恒
、徐昌汉、王士燮、姜长
斌、高文风、刁绍华、张
会森、王育伦、孙维韬、
王忠亮、赵慧晨、甘雨泽
、黄树南、宋嗣喜、金亚
娜等。
王士燮先生从1955年起
就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经
验丰富,治学严谨,成果
显著。王士燮先生曾先后
参加一系列重大翻译项目
,是翻译苏联科学院编《
俄语语法》(共3卷)的骨
干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
,翻译出版了阿克肖诺夫
的《带星星的火车票》,
反响很好,这使其深受鼓
舞,决心在翻译事业上下
一番功夫。早在1963年9
月,他就译出了普希金的
《叶夫根尼·奥涅金》初稿
,“文革”开始后译稿搁置。
1970年,王士燮先生在插
队的时候,于农忙之余又
对初译稿进行了逐字逐句
的推敲,最后定稿是在
1979年,1981年12月由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
书于1991年由浙江文艺出
版社推出修订版,其最显
著的艺术特色便是它的抒
情性,作品中始终贯穿着
诗人自己的形象,贯穿着
作者的声音。这种特点集
中体现在作品中27处之多
的“抒情插笔”,其中,有作
者对人物的贬褒,有对事
件和场面的评论,有对往
事的追忆;有的严肃庄重
、富于哲理,有的尖锐激
烈、锋芒毕露,有的诙谐
幽默、妙趣横生,有的画
龙点睛、入木三分;有些“
插笔”与人物和情节的发展
息息相关、丝丝入扣,有
些“插笔”看似与人物或事件
无关,其实并未离题。正
是这些多角度多层次的“抒
情插笔”,扩大了作品的容
量,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
其他的译本相比较,王士
燮先生的译本不追求诗歌
形式上的相似,而是以能
够表达作者原意为主旨,
无论是从理解深度上,还
是从语言风格上,王士燮
先生的译本都被公认为我
国已有的五种译本中较好
的译本,在1987年的“苏联
诗歌翻译座谈会”上博得好
评。《苏联文学》杂志中
报道此次座谈会的文章将
王士燮先生列为我国苏联
诗歌翻译的第三代译者,
名列第二。王士燮先生翻
译的多部文学经典作品在
国内影响深远,为俄语文
学翻译领域学者提供了重
要参考和借鉴。
王士燮先生还从事翻译
理论研究,不断总结自己
多年来的翻译经验,已发
表论文《从翻译标准到翻
译学》、《文学翻译的特
殊要求》和《谈译者风格
》等。
本文集收录了王士燮先
生一生翻译的多部成果,
包括《叶夫根尼·奥涅金》
《死魂灵》《烟》《青年
近卫军》《散文的诗意—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集
》《梅花鹿——普里希文
散文集》《普希金传》等
,旨在全方位展示王士燮
先生在俄罗斯文学翻译领
域的深厚积淀和学养,进
一步服务于中俄合作领域
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
我国文艺作品繁荣发展、
中俄文化交流以及“一带一
路”建设贡献积极力量。同
时,本文集中的翻译作品
,为国内语言学工作者以
及渴望提升俄罗斯文化积
淀的专业读者提供了全面
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加强
中俄文化交流、促进中俄
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具有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学术价值。
王士燮(1932-2015),吉林蛟河人,俄苏文学翻译家。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同年留校任教。曾任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研究员、黑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1963年首部译著《带星星的火车票》出版,之后五十余年笔耕不辍。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选》《苦难历程》《死魂灵》《烟》等。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