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得不少,
但是阅读题为什么总被扣分?
许多家长一看孩子的语文试卷,阅读题扣分了,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平时书读得也不少,但是阅读题为什么总被扣分?是书没有读进去吗?
我觉得孩子写的答案也有道理呀,怎么老师一分都不给呢?
孩子理解不了这么深,是不是思想太幼稚了?怎么给他讲呢?
我从事语文教育培训工作16 年,工作内容中的一大部分就是分析学生的卷子,看他们的错出在哪儿,从他们的薄弱点入手去思考提升的方案,让我的课程更高效。我总结了孩子阅读题扣分的几个原因:
1. 读的多,写的少,输出练习没做好
孩子可能确实读了很多书,也理解了这篇文章,对问题的答案是大体了解的,但是一落到答题上,要么啰唆,要么过于简略,无法得分。阅读,其实也考写,只不过不是写作文,而是组织答题语言,需要把领会到的意思精准简洁地表达出来。所以只是读懂了文章还不够,要答得好才算达到了最终目标。在进行阅读训练之前,要明确训练的目标不仅要读懂,更要重视答题时的语言得体、全面、明确。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本书中设置了典型答卷分析,对一些孩子答题时写出的失分答案进行分析,让你看明白理解了但却答不对是怎么回事,别觉得和答案意思一样即可,要重视回答阅读理解题时的语言表达。
2. 蒙的多,懂的少,知识清单不牢靠
答阅读题,需要一些语文知识的积累,比如总分总结构、承上启下等概念的含义。可惜,不少孩子对这类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专业词语听了不少,但是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分不清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的区别,说不清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各包含哪些,看不出一句话里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刷题的时候,凭借零碎的记忆,连蒙带猜地写上几个术语,答题结果自然就很不可靠。
针对这种情况,我梳理了回答这类题目需要的知识点并列出清单。孩子即便答错了题,也可以从知识清单里找到自己认识比较模糊的知识点,强化记忆,下次遇到类似题就不需要再靠蒙了。
3. 订正多,反思少,重复犯错概率高
考试之后,老师都会布置孩子订正。我常常能看见有些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正确答案工工整整地抄在红叉叉旁边。我问: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答?为什么你的答案不正确?那些孩子却很可能一脸迷惘,说了一句我的答案不全。这样的订正有什么意义呢?阅读题千变万化,但是如果没抓住规律,没找到自己真正的思考盲点,只知道不全,对下一次解答阅读理解题就不能起到加分的效果。所以,答题后的反思尤为重要,一定要知道答案是怎么分析出来的,对照自己的思考过程,去修正答案背后看不见的思考过程,然后再做一道类似的题目验证一下,这样才能实现做一道题,懂一类题的高效刷题。
所以,我专门配了一本练习册,希望孩子们学习后,可以带着正确的答题思路去新题目上试试。每一题也配了解析,告诉你这一题是考了第几课的知识点,这样更方便你去反思,哪一块薄弱,哪里需要提高。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孩子的阅读理解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而所有的训练,也不是以得高分为最终目标的,而是希望孩子能读懂书,能抓住书中的重点,体会文字的力量,得到属于自己的启迪。一旦掌握了这些阅读的能力,那么攀登书山的时候就会收获无尽的风景,精神世界也会告别贫瘠和空虚,变得丰富而充盈。
希望这本小书,可以在孩子阅读能力提升的路上,给予一些帮助,节约一些时间,那样我就非常欣慰了。
花生酥
2023 年春
第一部分 概括题 1
第1课/了解现代文的文章结构//2
第2课/迅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9
第3课/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17
第4课/概括每一段的主要意思//26
第5课/做对梳理情节的填空题//38
第二部分 细节题 45
第6课/学会答指什么的题//46
第7课/学会答为什么的题//54
第三部分 含义题 66
第8课/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67
第9课/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75
第四部分 作用题 85
第10课/文中特定句段的作用//86
第11课/解释标题的含义和作用//94
第12课/倒叙和插叙的作用//102
第五部分 赏析题 107
第13课/赏析修辞//108
第14课/赏析描写//118
第15课/赏析用词//124
第16课/人物评价和形象分析//134
第六部分 感想题 143
第17课/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144
第七部分 说明文 149
第18课/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50
第19课/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54
第20课/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59
练习册
散文和小说 1
使你自己成为珍珠/1
第一趟班车/3
董师傅游湖/6
可爱的中国(节选)/9
童年(节选)/13
窃读记/18
说明文 27
怎样把海水变成淡水?/27
植物不失眠/30
名著阅读 34
三国演义(节选)/34
刘姥姥入席/36
_________/38
大战红孩儿/39
搭救星期五/42
欧也妮·葛朗台(节选)/45
非连续性文本 48
甲骨文/48
读书现状调查/50
书法教育/52
富贵病/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