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优化农村要素资源配置,提高农村要素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手段,是充分、高效利用农村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必由之路。在现代法治社会,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主要是通过要素产权市场交易的形式实现的,因此,要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就必须对要素产权制度作出适应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的安排,书稿研究的问题正是如何根据市场配置农村要素资源的要求合理安排和调整农村要素产权制度问题。书稿在分析论证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产权制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在市场化配置要素资源指引下农村产权制度及其改革的历史发展,提出并论证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探索了要素市场化配置下完善我国农村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遵循和路径选择,进而从影响农村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方面出发,就各类农村要素产权的明晰化、流动性、担保化问题和要素产权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完善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许明月,安徽桐城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现代法学》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中国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民法、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确认为重庆市首届经济法学术带头人;2003年入选重庆市“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推荐人选,并获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得首届“重庆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称号;2008年再次被确认为重庆市经济法学科学术带头人。目前已独著、合著、主编(译)等31部著作,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收录,其中,8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政府奖。 段浩,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四川省社科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孙凌云,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刘阳,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谭羽,西南政法大学市场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许偲炜,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钟黎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