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按照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全书以“做中学”为主导,以程序性知识为主体,配以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重点强化“如何做”,将必要知识点穿插于各个“做”的步骤中,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中渗透理论的讲解,使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成为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作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以学生为中心。活页式教材具备 “工作活页”和 “教材”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直接赋予了活页式教材在装订形式与内容更新上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得教材可以依据产业发展及时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与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总目标,其中每一个能力模块都是完整的行动任务。按照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进行教材开发设计,将“教学资料”的特征和“学习资料”的功能完美结合,使学生具备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以及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教材编写之前,我们全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设计端、制造端、销售端、售后服务端这四个产业端,根据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机电维修工、新车销售顾问、售后服务顾问、质检工程师等岗位的能力要求,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提炼出完成各项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学以致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同时,在内容设置方面,还尽可能与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力求符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认证提供帮助。
3)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新能源汽车内含多个系统,涉及维护、保养、检修、更换、标定等多种工作任务,这使得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我们利用了活页式教材的特点来解决此问题。活页式教材是一种以模块化为特征的教材形式,它将一本书分成多个独立的模块,以某种顺序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逻辑。教材的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制作和更新,便于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和精准性。通过发挥活页式教材的特点,我们将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便于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总体而言,本系列活页式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并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建构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任务中,以学习目标、知识索引、情境导入、任务分组、工作计划、进行决策、任务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了解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领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每个能力模块中引入了拓展阅读,将爱党、爱国、爱业、爱史与爱岗教育融入课程中。为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需要,本系列活页式教材还搭配了微课等数字化资源辅助学生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端所需的素质高、专业技术全面、技能熟练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本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展改革委的鼓励产业目录。也正是从2007年开始,国内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乘着奥运会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东风,2009年1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型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2010年5月3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论证后对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私人乘用车的试点,对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车主予以补贴。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飞速增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跃居世界第一。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了500万辆,实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的目标。2022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了1000万辆。2023年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正式下线。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到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我国用时13年,从第1001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我国仅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才紧缺的问题,工信部2023年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缺口。为了缓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紧缺问题,开设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越来越多,为了融合信息技术、贴合产业发展,促进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类院校汽车类专业建设,我们特开发了本教材。
本教材围绕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基于“学生为核心、能力为导向、任务为引领”的理念编写。在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岗位特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校一省一国家”三级大赛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企业岗位真实的生产项目,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从而构建整套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全书分为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及产业发展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知识与结构识别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检测与维修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标准知识及充电报文的解析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标准与运行模式、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这6个能力模块,下设共17个任务。
能力模块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权重
能力模块一 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及产业发展知识 3 4 7.3%
能力模块二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知识与结构识别方法 8 24 33.3%
能力模块三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6 8 14.6%
能力模块四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标准知识及充电报文的解析方法 4 10 14.6%
能力模块五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标准与运行模式 5 0 5.2%
能力模块六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6 18 25%
总计 32 64 100%
本书由淄博职业学院高晓琛、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寿伟义、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黄乐安主编;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吴立新、淄博职业学院周伟伟和赵海兰、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金昊炫和任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毛鸿和姜方富、北海职业学院欧卫新、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郑礼民参与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尚存在欠缺,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 者
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赞助支持企业,是华为智能车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授权的高校人才培养培训伙伴,是比亚迪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领域长期合作伙伴。参与了国家标准《汽车维修经营业务条件 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起草和制定,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评价》制定和开发,新版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订,高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制定,“第六批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研制”等工作。
序
前 言
能力模块一
掌握新能源汽车结构及产业发展知识 / 001
任务一 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002
任务二 认知新能源汽车结构/ 014
能力模块二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知识与结构
识别方法 / 029
任务一 了解新能源汽车常见补能方式/ 030
任务二 认知新能源汽车交流充电系统/ 043
任务三 认知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058
任务四 了解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及无线充电
技术/ 069
能力模块三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 081
任务一 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082
任务二 检修直流充电桩故障/ 090
任务三 检修交流充电桩故障/ 102
能力模块四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标准知识及充电报文的解析方法 / 111
任务一 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标准/ 112
任务二 解析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报文/ 121
能力模块五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标准与运行模式 / 151
任务一 了解充电运营服务系统/ 152
任务二 了解充电站设计与建设标准/ 160
任务三 了解充电站发展趋势/ 174
能力模块六
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 181
任务一 维护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182
任务二 诊断与排除交流充电系统故障/ 196
任务三 诊断与排除直流充电系统故障/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