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文化是中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集成体现,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而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更是中国非遗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非遗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世界级非遗文化对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本读本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选取木拓法帖、雕版印刷、制版、连史纸、松烟墨、写版、宋体、校正、上版、刻版、阳文反书、拳刀、擦印、套色印刷、线装、饾版、拱花、刻书、套色版画等核心术语为知识节点,以趣味故事脚本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昆曲术语所承载的重要知识及文化观念。读本为汉英对照形式,以汉语核心术语为线索,加以文字解说,并配有趣味插图及互动问答等内容。适合作为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学生,以及孔子学院等及海外其他汉语培训机构的中国文化教材,也可供国内外非遗爱好者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机构使用。本丛书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21年重点项目、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及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资助。
刘韶方,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翻译硕士导师,曾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被评为全球孔子学院优秀中方院长;单旭光,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现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从事英语专业教学2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近10年,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学。
本读本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选取木拓法帖、雕版印刷、制版、连史纸、松烟墨、写版、宋体、校正、上版、刻版、阳文反书、拳刀、擦印、套色印刷、线装、饾版、拱花、刻书、套色版画等核心术语为知识节点,以趣味故事脚本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昆曲术语所承载的重要知识及文化观念。情节设定为中国大学生小龙对非遗很感兴趣,平时喜欢录制Vlog,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因而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在接触了雕版印刷的相关知识后,他打算录一期Vlog,介绍雕版印刷工艺。于是,他向研究雕版印刷史的张教授寻求帮助。张教授向他介绍了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以及雕版印刷的发展历史。他建议小龙去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亲身体验雕版印刷工艺。在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小龙跟随李馆长详细了解了雕版印刷工艺,包括雕版印刷使用的材料松烟墨和连史纸,制版、写版、校正、刮版上样、刻版、刷印、线装整个雕版印刷过程,以及套色印刷和饾版拱花等独特的技术。小龙又参观了苏州桃花坞年画社,了解雕版印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回到学校,小龙上传了这一期的中国雕版印刷Vlog,获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