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剑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6篇短篇小说,大多在刊物上发表过,其中不乏《当代》《收获》《人民文学》《小说界》等文学期刊。该书取材广泛,既有发生在北美小镇上的故事,也有茫茫戈壁滩上的传奇,小说的主题则大多跟漂泊、回忆、牵绊、艺术有关。这部小说集中的叙事方式,大多采取第一人称我的视点、视角在展开,细腻地展现了一个个不同境遇下的主人公对往日时光的挂怀、对往昔人事的牵念,以及对纯粹质朴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艺术的关系的推崇与追寻。
《闻斑石的烦恼》是旅美艺术家、小说家高剑的短篇小说集。作者自幼随大诗人艾青和母亲高瑛赴新疆生活,后又赴美留学及定居,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而其本人又多才善思,这些成为他创作的基础。收入本书的16个背景各异的故事,于平凡中见神奇,感人至深。
序
杨匡汉
当代中国无疑是小说大国。眼下,每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已近万部。中篇、短篇、微型、网络小说难以计数,名目多样的评奖排行也层出不穷。任何一个评论家或批评团体都不可能阅尽全部春华秋实。但在实际操作中,或许可以发现批评界有意无意地以篇幅长短论英雄,却较少地以质衡高下。事实上,现实生活犹如由多种河流汇成的广阔的海洋。题材大、幅度宽、时空交错者可以构成巨流河成就史诗般巨著;但同时,也无法排斥题材小、角度新、有独特发现的作品,可以构成有思想与艺术穿透力的精品。也因此,无论长篇还是短篇,主要看其能否以一种生命去诠释另一种生命,以一个灵魂来亲近另一个灵魂,以一番思考去理解和体悟另一番世态炎凉。这样,就小说而言,其思想深度、情感浓度乃至语言力度的要求,对于长篇、中短篇应当是平等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小说集《闻斑石的烦恼》即以短篇居多,作者高剑,并没有太高的学历和太亮的光环。他中学毕业就步入社会大学,从北京到新疆,再去美利坚留学,闯荡半个世纪,做过钳工、木工、建筑等诸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体验,探悉了中西的各色人等。不依古法但另行,已有云雾绕膝生,他始终将义气施与人而才气藏于胸。一旦凝神落笔,竟也出手不凡。《收获》《当代》等名刊上有奇响,《十月》《小说界》发表的作品也令人耳目一新。他自称只是业余爱好者,不去走网红追风的艺途。而是敢云大隐,且耐清寂的边缘写作。虽然发表的作品不多,字数均短,却篇篇可谓匠心独运。他淡泊自守,只为我热爱的生活,写我看见的世界。我以为这正是小说家正常的姿态,也应是小说界可贵的业态。
......
高剑,艺术家,作家。九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其作品刊发于《收获》《当代》《人民文学》《十月》《北京文学》《小说界》等国内文学期刊及海外华文刊物。著有短篇小说集《沙盘》,长篇小说《陈述者》。
序/杨匡汉001
沙盘/001
猎鹿/016
城堡/028
斯盖尔的老屋/048
单身宿舍/065
鸽子的故事/083
小黄球/090
边城旅店/105
时差/120
逃亡者/177
蓬松的裙子
为一个倒闭的工厂而作/185
山影拳/190
聚餐/204
寻人启事/213
第十四小区/219
闻斑石的烦恼/237
后记/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