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帛画、简牍等,震惊世界。马王堆所出有字简帛文献总计达五十余种,包括《周易经传》《老子》《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天文气象杂占》《阴阳五行》《刑德》《五星占》《相马经》《养生方》《导引图》《房内记》《胎产书》《太一将行图》《地形图》《府宅图》《居葬图》《天下至道谈》《遣册签牌》等,它们用篆书、隶书和界于篆隶之间的草隶写成,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由裘锡圭先生主编,湖南博物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就是对这批资料所作的整理与注释。
《集成》于2014年首次推出后,受到学术界极大关注,涌现出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十年来,修订团队在充分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这批文物资料做了更为深入的整理和研究,从而促成修订本的出版。
修订本延续了2014年版的结构和分册,第一、二册为整理图版,第三至六册为释文注释,第七册为原始图版。全部图版均为四色彩印,用纸考究,图版精美,文字清楚,非常方便研究使用。
此次修订,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新的图版拼合方案或研究成果重写释文和注释,如《丧服图》《老子甲本》《阴阳五行甲篇》《去谷食气》《养生方》《太一将行图》《遣册签牌》;
二是整理图版部分调整图版六十余处,新缀残片二百余片,原始图版部分补充新发现的残片二百余片;
三是除去重写篇目外,对近千处释文注释做了修改。
四是对全部图版重新调色,更加突出了文字和图像。
一、修订团队学术功底坚实。主编裘锡圭先生是当今古文字研究领域的泰斗,其他作者也均为古文字学或出土文献学出身,他们或在学术界已有较高声誉,或在近几年已崭露头角。这样的作者团队保证了《集成》释文准确可靠、校注深入严谨。
二、资料全面完整。整理图版除公布了此次拼合整理的图版外,还公布了所有有字反印文、渗印文和无字空白页,以及各种残片、复原图彩图等。原始图版公布了所有与整理图版对应的、未经拼合整理的图版,以及行乐图残片、三号墓T形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等。两套图版对照参看,可使所有整理工作一目了然。
三、全书规模宏大,编排合理,用料考究,印装精良,既是相关学术领域研究者的案头必看之书,又是图书收藏爱好者的首选珍品。
裘锡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等。
刘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古文字构形学》《书馨集》等。
施谢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吴越文字汇编》《虚无有斋摹辑汉印》等。
喻燕姣,湖南博物院研究馆员,著有《湖南出土珠饰研究》《湖湘出土玉器研究》等。
陈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甲骨金文考释论集》《战国竹书论集》等。
董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吴越题铭研究》《秦汉铭刻丛考》等。
蔡伟,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误字、衍文与用字习惯》《古文献丛札》等。
广濑薰雄,日本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秦汉律令研究》《简帛研究论集》。
周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战国铭文分域研究》等。
刘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有《言公与剿说》等。
刘建民,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整理札记》《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字词考释三则》等。
张传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急就篇校理》《〈急就篇〉新证》等。
邬可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有《〈孔子家语〉成书考》《战国秦汉文字与文献论稿》等。
程少轩,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放马滩简式占古佚书研究》等。
蒋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有《先秦秦汉出土文献与〈诗经〉文本的校勘和解读》等。
郑健飞,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著有《马王堆帛书缀合研究》等。
蒋陈唯,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发表有《〈战国策〉字词札记二则》等。
高洁,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发表有《马王堆帛书〈刑德〉、〈阴阳五行〉诸篇历法与神煞再考》等。
张婷,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发表有《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刑日〉章刑日推算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