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沙娜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人称敦煌永远的少女。她说: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通过临摹敦煌壁画,常沙娜也成为20世纪中国最早办展的少女艺术家,敦煌艺术是她艺术起步的重要阶段,在千年石窟艺术精神的哺育下长大,奠定了她一生不凡的艺术气质。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常沙娜艺术大系》全面反映了著名设计家常沙娜先生独特的艺术之路,其中的第一卷《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尤其重要。每一幅临摹作品,既是敦煌壁画早期形态的重要见证,又体现了常沙娜艺术个性的形成过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收集了常沙娜的敦煌临摹艺术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价值。她12岁跟着父亲入洞窟学画,1945年至1948年间临摹有大量作品,包括巨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她的作品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
《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收集临摹画作全面,得到作者亲属、学生及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共收录作品80幅,其中有38幅作品为第一次披露。书中所有图片均经过专业修复,是敦煌壁画早期形象的珍贵资料。
《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收集了常沙娜的敦煌临摹艺术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价值。她12岁跟着父亲入洞窟学画,1945年至1948年,临摹有大量作品,包括巨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都是她在14岁至17岁时完成的。她以整理性临摹为主要手法,作品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
《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收集临摹画作全面,得到作者亲属、学生及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共收录作品80幅,其中有38幅作品为第一次披露。书中所有图片均经过专业修复,是敦煌壁画早期形象的珍贵资料。
《常沙娜艺术大系》为 2019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 4 年多的时间,从策划项目、收集资料、整理文献到编辑加工、设计排版、编撰内容,编委、作者和编辑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难度远超我们最初的想象,但是看见这本《常沙娜艺术大系》第一卷出现在我们面前,种种辛苦又觉得不值一提。
特别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先生,时任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先生为本书作序;特别感谢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前所长侯黎明先生为本书撰写前言。
特别感谢敦煌研究院为《常沙娜艺术大系》的出版提供了常沙娜临摹作品,本书收录了38幅。这些作品均为常沙娜在1945年至1948年临摹,当时她只有十几岁,少年的纯真和浪漫融于这些艺术作品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画作目录中可见,有几幅供养人像(如第285窟、第130窟、第61窟等)由常沙娜与当年在敦煌研究院的画师张定南共同完成。
为了更好地展现少女常沙娜身处洞窟中的情形,特请本书的装帧设计师赵雷勇先生手绘了 5 幅洞窟情景再现图,图中那个红衣小姑娘就是常沙娜。
为了方便读者欣赏、查找本书中的图片,特制作了图版索引。本书中收录的绘画作品除了《九色鹿本生故事》、 《须摩提女因缘故事》 (局部)、《观音菩萨》(线描稿)3 幅作品为常书鸿所绘,其余均为常沙娜所绘。为了不重复收录,同一幅图、同一位作者的局部图、线描稿及边饰图案稿未收入本索引中。
常沙娜: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范迪安
常沙娜:让文化活得更具时代价值 单霁翔
彼之西域,我之故园 皮钧
前言:莫高窟壁画艺术轨迹探索 侯黎明
我与敦煌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
敦煌守护神我的父亲常书鸿
北凉(397439年)
北魏(386534年)
西魏(535556年)
北周(557581年)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
五代(907960年)
重返敦煌故里
留下永久的微笑悼念亲爱的爸爸常书鸿
图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