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昆虫学家突然病了,静悄悄地躺在床上,陪伴他的是几只猫、一群不同颜色的女人以及无穷无尽的梦。 
几十年间所有的故事都纷至沓来,让他同时掉进了世界和自我的迷宫。 
小说以超凡脱俗的思辨力和想象力演绎了一个孤独的现代人如何与自己成群结队走过荒诞的一生。
		 
	
1.文津奖得主熊培云shoubu长篇小说全新上市!从故乡到远方,一部光怪陆离的心灵史,一个少年梦想的奇妙旅行。 
2.一个昆虫学家突然病了,静悄悄地躺在床上,陪伴他的是几只猫、一群不同颜色的女人以及无穷无尽的梦。几十年间所有的故事都纷至沓来,让他同时掉进了世界和自我的迷宫。 小说以超凡脱俗的思辨力和想象力演绎了一个孤独的现代人如何与自己成群结队走过荒诞的一生。 
3.新增作者全新AI绘图,与内文情节相映成趣。善与恶的转换,理性与感性的纠缠,闪现于我们眼前的无数人与物的面孔,种种无畏、无力与勇敢,以及绝境逢生, 都是平凡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中有太多不可预料。2024 年春天,以为此后再也不会写作了,却在此后兵荒马乱的两个月里从零开始, 交叉着在手机备忘录里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与一部中短篇小说集。除了读者手中的《三段论与红磨坊》,还有即将要出版的《宇宙并不拥有自身》和《圣米西亚之梦》。这是我的生活第一次真正进入双抢状态, 既要向命运抢我的身体, 又要抢我的灵魂。 
而生命之不可预料也正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善与恶的转换,理性与感性的纠缠,闪现于我们眼前的无数人与物的面孔,种种无畏、无力与勇敢,以及绝境逢生, 都是平凡生命的一部分。 
时常觉得命运待自己不薄。命运不仅给了我几十年独立思考、写作的能力与经验,无穷无尽的梦,还给了我足够多刻骨铭心却又不至于彻底摧毁我的磨难。 
虽然每日清高勤苦,不过这些年我多少有些辜负这份厚礼,没有将更多宝贵的时间用在文学上。时光不会倒流三十年。事实上从高中开始我就知道唯有文学可以让我更好地抽身于现实的樊篱,以旁观自己之痛苦,管窥人世的酸辛。 
几个月前在医院穿越地狱之旅,有句话时常萦绕于心  我的生命如此丰饶,一场暴风雨接着一场暴风雨。 
为什么有些闪亮的句子会自动地从身体里飘出来, 安慰这颗落难的心?或许这就是人有灵魂的明证吧。而现在我更相信平行世界。 
三段论与红磨坊几个字也是6 月份在写诗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因为生病,前面写的几十万字小说完全停摆,而在我的写作计划里,现在这部小说只是不速之客,像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孩子。 
想表达什么?表格化的世界,厌倦与逃离,想象与存在,还有爱与世态炎凉,种种人生困境以及永恒的孤独结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预设金科玉律的创作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自由,而我亦有幸编写自己的文学宇宙编年史。 
至于弥散在小说中的种种哀伤与迷茫,我更愿意将它们视为对人的境遇(human condition)之呈现这也是我持续关注的,而非简单地与读者讨论个人生活里的成败得失,或者像有些浮于表面的历史学家一样简单地时候我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想象中的所谓人类进步事业上面,不知道写小说同样可以向着未来回忆。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我可以全心全意为心中的蓝图写作了。 
走在身体下坡、灵魂上坡的人生中途,还需要特别停下来感谢生活,以及我所坚持并热爱的一切。磨难另说。无论毁灭与成就,自知冥冥之中有天意。
 
熊培云 文学博士,曾就读于巴黎大学,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目 录 
第01 节 两个朋友 
第02 节 守护神 
第03 节 江 
第04 节 完美的逻辑 
第05 节 避难所 
第06 节 三段论 
第07 节 伊丽莎 
第08 节 父亲 
第09 节 斯蒂芬妮的厌倦 
第10 节 几位姑娘 
第11 节 嘉木舅舅 
第12 节 衰年变法 
第13 节 井底之蛙 
第14 节 梦溃疡 
第15 节 小汤圆 
第16 节 塞巴斯蒂安的告别 
第17 节 群笼 
第18 节 偷瓜 
第19 节 爷爷在哪? 
第20 节 少年 
第21 节 百草霜 
第22 节 周伊 
第23 节 莱蒙德小姐的诱惑 
第24 节 骑马 
第25 节 仙女 
第26 节 杰克船长 
第27 节 劳歌 
第28 节 柔软的翅膀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