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作者博士论文而成,2023年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农林复合系统其类型多样,不同的类型需要特定的地方性本土知识加以认知与建构。在文化与农林复合系统的调适过程中,三锹人以特有的文化来应对,文化在应对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时,凝结起特定的文化事实,包括独具特色的营林技术、人们的知识、观念、习俗、信仰、伦理等,贯穿到三锹人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各文化事实相互关联,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维系着农林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从而形成特有的生计方式。这样的文化事实可视为是三锹人文化与农林复合系统适应、调适的结果。本书内容从历史维度、区域空间维度等分析三锹人的文化事实以及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一种活态性、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包含了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等多种内涵。简言之,即一方面以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从技术体系、制度保障、婚姻关系、交往行为、民间信仰等方面,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维度,探讨三锹人的文化调适;另一方面阐释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地方性知识的构建具有重要参照。
周红果,女,民族学博士,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民族学、历史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23年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绪论/1 第一章 三锹概况/45 第一节 三锹的来历/45 第二节 三锹的地理空间/48 第三节 三锹的生态、经济与文化/64 第二章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84 第一节 种植结构/84 第二节 养殖结构/91 小结/95 第三章 农林复合系统的兴起/96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兴起的自然环境/96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兴起的社会环境/99 小结/107 第四章 农林复合系统的价值/108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价值/108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经济价值/119 第三节 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价值/153 小结/162 第五章 农林复合系统文化调适的基本内涵/164 第一节 杉树复合种植的技术体系/164 第二节 制度保障下的农林复合系统/184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下的农林复合系统/223 第四节 交往行为的调适/234 第五节 饮食起居方式的调适/245 第六节 农林复合系统下文化的变迁/248 小结/255 第六章 农林复合系统的文化反思/257 第一节 农林复合系统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对接/257 第二节 农林复合系统下绿色减贫产业的反思/261 结论与讨论/266 参考文献/274 附录A 碑刻及其他图片/292 附录B 碑文材料/298 后记/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