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
定 价:50 元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谌凡更
- 出版时间:2024/12/1
- ISBN:9787518447565
-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K6
- 页码:24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
该教材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介绍生物质能资源的生产、转化和利用原理和工艺,简要地描述了各种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的过程和装备,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几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如沼气、燃料乙醇技术。本教材希望能从原理和工
程两方面介绍生物质能的转化与利用。生物质能源的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将重点集中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辅以该领域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以原理为主,兼顾技术和工程。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绪论;二、生物质的燃烧技术;三、生物质固态成型燃料;四、生物质气化;五、生物质裂解和液化反应;六、生物柴油;七、沼气技术;八、生物乙醇和丁醇技术;九、生物质制氢。选择这样的排列顺序,是因为其中的能量转化技术依次
对应于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
谌凡更,男,生于1965年8月,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7年在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加工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植物生物质基能源、材料及化学品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目录
1 绪 论
1.1 能源利用技术演变
1.1.1 能源的基本概念
1.1.2 能源利用演化史
1.1.3 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
1.1.4可再生能源在中国
1.2 生物质和生物质能源
1.2.1 生物质的基本概念
1.2.2 生物质的分类
1.2.3 生物质能源及其特点
1.2.4 生物质能源与低碳经济
1.3 生物质能源发展演变
1.4 我国的生物质资源
1.5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现状和前景
1.5.1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
1.5.2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进程及前景
参考文献
2 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技术
2.1 生物质燃料组成及特性
2.2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
2.2.1 生物质燃烧特性
2.2.2 工艺条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2.3 生物质的炉灶燃烧技术
2.4 生物质的锅炉燃烧技术
2.4.1 层状燃烧
2.4.2 悬浮燃烧
2.4.3 流化床燃烧
2.5 生物质锅炉的结渣及其抑制
2.5.1 结渣的原因及过程
2.5.2 影响锅炉结渣的因素
2.5.3 锅炉结渣的抑制
2.6 生物质发电与热电联产技术
2.6.1 生物质发电技术
2.6.2 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术
参考文献
3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3.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发展概况
3.1.1 技术演进
3.1.2 市场发展
3.2 生物质压缩成型原理
3.2.1 生物质材料成型的基本条件
3.2.2 生物质的压缩成型机理
3.2.3 生物质压缩成型过程
3.3 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
3.3.1 预处理
3.3.2 造粒工艺条件
3.3.3 压块工艺条件
3.3.4 附聚
3.3.5 生物炭
3.3.6 后处理
3.4 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
3.4.1 造粒机
3.4.2 活塞压块成型机
3.4.3 立方体压块机
3.4.4 辊压机和压片机
3.4.5 螺杆挤压成型机
3.4.6 附聚成型机
3.5 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的性能、产品标准和应用
3.5.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规格和主要性能
3.5.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品标准
参考文献
4 生物质气化
4.1 生物质气化原理
4.1.1 生物质气化的概念
4.1.2 生物质气化的基本反应
4.1.3 生物质气化的能量变化
4.1.4 气化介质
4.2 生物质气化炉
4.2.1 固定床/移动床气化炉
4.2.2 流化床气化炉
4.2.3 携带床气化炉
4.2.4 等离子体气化炉
4.3 生物质气化工艺
4.3.1 生物质气化工艺流程
4.3.2 影响生物质气化反应的因素
4.4 生物质燃气的性质和提质升级
4.4.1生物质气化气的主要性质
4.4.2 生物质气化气的除杂质
4.5 生物质气化产物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
5 生物质的热解与液化
5.1热解和液化反应的基本概念
5.1.1 生物质热解
5.1.2 生物质液化
5.1.3 生物质热解和液化比较
5.1.4 生物质热解和液化产物
5.2 生物质热解
5.2.1 慢速热解
5.2.2 快速热解
5.2.3 闪速热解
5.3 生物质间接液化
5.3.1 费托反应机理
5.3.2 费托反应催化剂
5.3.3 费托合成反应器
5.4 生物质的直接液化
5.4.1 生物质直接液化分类和机理
5.4.2 生物质直接液化工艺
5.4.3 影响生物质直接液化行为的因素
5.4.4 生物质液化产物的性质
5.5 生物质热解反应器
5.5.1 固定床反应器
5.5.2 鼓泡流化床反应器
5.5.3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5.5.4 旋转锥反应器
5.5.5 烧蚀热解反应器
5.5.6 真空热解?应器
5.5.7 螺旋反应器
5.6 生物质热解和液化产物提质升级
5.6.1 生物炭的提质升级
5.6.2 生物油的提质升级
参考文献
6 生物柴油
6.1 生物柴油的概念与性质
6.2 生物柴油原料
6.3 物理法制备生物柴油
6.3.1直接混合法
6.3.2 微乳液法
6.4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
6.4.1 酸碱催化
6.4.2 生物酶催化
6.4.3 超临界酯交换
6.5 热解法和催化裂化法
6.6 加氢脱氧法
6.6.1 反应机理和工艺
6.6.2加氢脱氧催化剂
参考文献
7 沼气生产技术
7.1 沼气及其性质
7.1.1 物理性质
7.1.2 化学性质
7.2 沼气技术研究历史
7.3 生物质制沼气的生化反应
7.3.1生物质发酵制沼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7.3.2 沼气发酵的有机物分解代谢过程
7.4 生物质制沼气的工艺技术
7.4.1 小型沼气池发酵工艺
7.4.2 大中型沼气技术
7.5 沼气工程设计
7.5.1小型户用沼气池的设计
7.5.2 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
7.5.3 沼气发酵消化器设计
参考文献
8 生物乙醇和丁醇燃料
8.1 乙醇和乙醇汽油
8.1.1 乙醇
8.1.2 燃料乙醇与乙醇汽油
8.2 发酵法制乙醇的原料
8.3 发酵法制乙醇的微生物反应
8.3.1 发酵法制乙醇的微生物
8.3.2 发酵法制乙醇的微生物反应原理
8.4 发酵法制乙醇工艺
8.4.1 糖类原料制乙醇的工艺
8.4.2 淀粉类原料制乙醇工艺
8.4.3 木质纤维原料制备乙醇的工艺
8.5 发酵法制丁醇的反应原理
8.5.1 丁醇的结构与性质
8.5.2 发酵法制丁醇的原料
8.5.3 发酵法制丁醇的微生物
8.5.4 发酵法制丁醇的发酵机制
8.6 发酵法制丁醇的工艺条件
8.6.1 原料预处理
8.6.2 产丁醇菌的耐受性
8.6.3 丁醇的分离提取和发酵工艺
8.7 秸秆生产生物乙醇和生物丁醇的技术展望
8.7.1 燃料乙醇和生物丁醇综合技术难点
8.7.2 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对该技术的展望
参考文献
9 生物质制氢
9.1 氢能源的利用
9.2化石燃料制氢
9.2.1 煤气化制氢
9.2.2 天然气制氢
9.2.3 甲醇制氢
9.2.4 工业副产氢
9.2.5 电解水制氢
9.3生物质制氢技术
9.3.1化学法制氢
9.3.2生物法制氢
9.4氢气的储运技术
9.4.1氢气储存
9.4.2氢气运输形式及比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