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呼应新时代对日语学科建设的要求,将课程思政、学术话语权建构、新文科建设、区域国别研究等时代要素融入课程,详细阐释日本学研究的研究领域、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实践环节。本书致力于在精磨学术训练的同时讲好中国学术故事,为中国学术培养青年人才。
孙敏,女,1979年出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参与北京市重点教改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先后在东京大学大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具有跨学科学术背景。
国际关系学院日语学科为国家级一流学科。2020年至今,作者在国际关系学院讲授日语系本科必修课程《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课程建设获得如下成果。
2022年获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称号(北京市教委主办)。
2022年获第二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北京市教委主办)。
2位学生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获评国际关系学院优质本科课程。
教师于2022年获评国际关系学院青年教学名师。
课程微课在“新华思政”上线,为“新华思政”首批上线课程,网址为: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224
本课程由国际关系学院推荐参评2023年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目 录
模块一 研究领域 /?001
第1节 选题一:日语语言学?/?003
第2节 选题二:日本文学?/?013
第3节 选题三:区域国别研究?/?023
第4节 选题四:中日翻译?/?034
模块二 问题意识 /?041
第5节 文献综述和常用数据库?/?043
第6节 选题?/?060
第7节 创新点和题目?/?066
第8节 核心概念和研究设计?/?078
模块三 研究方法 /?101
第9节 文本分析法?/?103
第10节 文献法?/?116
第11节 观察法?/?121
第12节 访谈法?/?126
第13节 问卷法?/?129
第14节 图像分析法?/?133
第15节 口述史法?/?136
第16节 四重证据法?/?140
模块四 学术规范 /?145
第17节 前言?/?147
第18节 正文?/?156
第19节 结论?/?167
第20节 摘要与关键词?/?169
第21节 参考文献?/?180
第22节 附录?/?184
第23节 致谢?/?188
第24节 学术道德?/?193
模块五 实践环节 /?195
第25节 开题报告点评会:语言方向和文学方向?/?196
第26节 开题报告点评会:区域国别方向和翻译方向?/?208
第27节 毕业论文点评会:语言方向和文学方向?/?216
第28节 毕业论文点评会:区域国别方向和翻译方向?/?218
第29节 模拟开题报告会:语言方向?/?220
第30节 模拟开题报告会:文学方向?/?222
第31节 模拟开题报告会:区域国别方向?/?223
第32节 模拟开题报告会:翻译方向?/?224
参考文献 /?225
附 录?/?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