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西北师范大学“中和论道”在哲学一级学科下开设的关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哲学相关学科的学术讲座汇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深入浅出讲解哲学问题,附设问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本书八讲内容可概括为“仁学与现象”,具体如下:
第一讲《论语》与仁学伦理学的可能性
第二讲《论语》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第三讲《论语》中的“仁”与儒学传统中对“仁”之观念的解释和展开
第四讲 语词和句子表述及其含义理论探究(一)
第五讲 语词和句子表述及其含义理论探究(二)
第六讲 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又如何研究?
第七讲 世界观的转变——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第八讲 上帝掷骰子吗?——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姜宗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外聘研究员,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汪光文,西北师大哲学学院经典诠释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甘肃省哲学学会会员,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
第一讲 《论语》与仁学伦理学的可能性/001 一 《论语》是怎样一本书?/004 二 为何文本的核心结构是“对立项”?/013 三 现代新仁学——仁学伦理学的内容及可能性/020 第二讲 《论语》及其内圣外王之道/031 一 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035 二 孔子的内圣之道/041 三 孔子的外王之道/055 四 对孔子的评价/061 第三讲 《论语》中的“仁”及儒学传统中对“仁”之观念的解释和展开/077 一 对儒、儒家、儒学等几个概念的界定/081 二 “仁”字的语源学考察/083 三 孔子仁学的思想来源及起点/086 四 《论语》中的“仁”之含义/090 五 儒家传统中对“仁”之观念的解释和意义展开/093 结 语/100 第四讲 语词和句子表述及其含义理论(一)/105 一 传统逻辑的词句和命题分析/109 二 现代逻辑的语言分析/121 第五讲 语词和句子表述及其含义理论(二)/137 一 简单含义与复合含义/141 二 独立含义与不独立含义/150 第六讲 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又如何研究?/163 一 教育现象学不研究什么?/167 二 教育现象学研究什么?/175 三 教育现象学如何研究?/181 第七讲 世界观的转变——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99 一 基本概念的介绍/202 二 地心说和日心说/219 三 世界观转变的动力/224 四 总结与展望/234 第八讲 上帝掷骰子吗?——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245 一 确定论与随机论/248 二 关于三体问题/250 三 蝴蝶效应与混沌/251 四 量子力学的诞生/255 五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258 六 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