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学》是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会刊,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第三十一辑包含18篇乐府学相关专题论文,涉及上古三代至明之礼乐制度;对民间俗乐、南朝西曲、唐宋琴曲的专题研究;对《郊祀歌》《悲哉行》《朝鲜竹枝词》的专篇研讨分涉中国古代文体流变与中国古代诗词的域外书写;“乐府诗学”部分观照乐府文体内部细节变化与乐府诗史的构建;此外还包括对朱自清“吟诵”观的专题考察和一篇研究综述。总体来说,本辑所收文章能涵盖乐府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亦能微观聚焦具体篇目,以深入研究乐府文体本身。书稿文字流畅,文献征引翔实赅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指导意义。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学术专著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与人合著)、《先秦君子风范》,与人合编《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礼乐制度 论九辩、九歌、九夏的乐制及其施用 曹胜高 周志颖 论东汉明、章两朝宗庙乐制改革 田丰 魏晋南北朝礼仪用乐实践的路径考论 李敦庆 明代吉礼祭祀与乐章及典礼赋创作 ——兼论礼乐制度对祭祀文学之影响 刘士义 音乐研究 中唐时期的民间俗乐及其特征 左汉林 自我作古,堪为后代法否? ——唐代第一乐曲《破阵乐》衰落原因探析 柏红秀 刘咏莲 南朝分陕制下西曲创作的演变 黄玉 唐宋词调与琴曲关系考论 高莹 张新科 名篇探讨 汉《郊祀歌》四时篇的古雅特性 陆安琪 贾学鸿 以《悲哉行》为例探析近体诗范式确立进程 雷淑叶 《朝鲜竹枝词》的域外书写 董萌 邹德文 乐府诗学 《四库全书总目》的乐府文体之辨 梁结玲 《文献通考·乐考》对“鼓吹”“铙歌”关系的重新认识 闫运利 “正声”观念与白居易讽喻诗的编撰 任雅芳 文体约束与史论建构 ——清代乐府诗集序跋中的“乐府诗史”书写 胡双全 论清代咏史乐府诗中的自注 陶风风 诗歌吟诵 略论朱自清对传统吟诵的研究与贡献 秦佳佳 研究综述 21世纪以来唐代乐府研究综述 刘子涵 刘迎新 书评 全唐视角下乐府史料的系统整理与新研究态势 ——评亓娟莉教授《唐人乐府论著辑考与研究》 梅国春 柏红秀 《乐府学》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