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收录的四份文本《论一种全部哲学形式的可能性》《论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关于独断论与批判论的哲学书信》《论知识学的唯心论阐释》均为年方弱冠的谢林于1794至1797年间所作,这四份文本构成了青年时代谢林哲学构想的基础,也是德国唯心论的经典文本。在这四份文本中,谢林以敏锐的洞见系统总结了从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经康德、莱茵霍尔德,直至费希特的整个近代主体性哲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先验哲学构想。谢林的作品堪称石破天惊,如同晨星划开了整个德语思想界的夜空,在当时的德语思想界引发了剧烈的理论震荡,并为1800年代先验哲学的“大分流”埋下了伏笔。
谢林在这一时期的先验哲学构想直接触及“晦暗”状态下的前意识结构这一基本问题。不同于康德–莱茵霍尔德–早期费希特的“批判哲学”传统中单凭观念性反思来考察意识的基础确定性问题的做法,谢林原创性地提出以发生学方法考察作为观念性反思基础的“实在性”本身的生成进程,从而真正意义上突破了单一的主体性视角,率先进入到了“先验存在论”的全新哲学领域,开辟了现代哲学的新纪元。
[德]谢林【著】【德国】【现当代】
————————————————————
谢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世界时代》《神话哲学》《启示哲学》等。
倪逸偲【译】【中国】【现当代】
————————————————————
倪逸偲,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与外国哲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与哲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出版专著《前期谢林的先验存在论研究》(2023),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与德国《现象学研究》、法国《现象学年鉴》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2022年度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与2021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周驰博【译】【中国】【现当代】
————————————————————
周驰博,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先验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候选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国际费希特协会会员。近年来,在德国《费希特研究》及多份A&HCI国际期刊发表外文学术论文近十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与先验哲学。
目 录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说明…………………………………………1
译者序…………………………………………………………………1
论一种全部哲学形式的可能性………………………………………1
论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或关于人类知识中的无条件者………… 31
关于独断论与批判论的哲学书信…………………………………139
论知识学的唯心论阐释……………………………………………201
人名索引……………………………………………………………321
主要译名对照………………………………………………………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