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又称柞树,隶属壳斗科栎属,集材用、饲用、药用、食用和绿化等多种用途于一身,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本书重点介绍了分布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栎种质资源、开花结实规律、主要经济性状的种内变异、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立地分类、次生林经营、柞蚕饲养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和耐盐碱性等理论与技术。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主持完成 "紫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东北红豆杉优良品种选育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等吉林省科技攻关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取得科技成果12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目录
第1章 蒙古栎概述 1
1.1 蒙古栎生物学特性 1
1.2 蒙古栎分布 1
1.2.1 蒙古栎水平分布 2
1.2.2 蒙古栎垂直分布 2
1.3 蒙古栎的价值 3
1.3.1 化学成分 3
1.3.2 蒙古栎主要用途 4
1.4 蒙古栎遗传改良 5
1.4.1 蒙古栎种质资源 5
1.4.2 蒙古栎良种选育 6
第2章 蒙古栎开花结实规律 8
2.1 蒙古栎生长节律与气候 8
2.1.1 材料与方法 8
2.1.2 蒙古栎营养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9
2.1.3 蒙古栎营养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12
2.1.4 蒙古栎生殖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12
2.1.5 蒙古栎生殖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15
2.1.6 小结与讨论 16
2.2 蒙古栎花量变异及空间分布 17
2.2.1 材料与方法 17
2.2.2 蒙古栎开花性状数量特征分析 17
2.2.3 蒙古栎无性系间花量变异 18
2.2.4 蒙古栎雌雄花空间分布 21
2.2.5 小结与讨论 22
2.3 蒙古栎无性系花期同步性 24
2.3.1 材料与方法 24
2.3.2 蒙古栎花期特征 25
2.3.3 无性系花期分类 26
2.3.4 花期同步指数 28
2.3.5 小结与讨论 31
2.4 蒙古栎结实性状变异 32
2.4.1 材料与方法 32
2.4.2 蒙古栎无性系结实及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32
2.4.3 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性状相关性分析 35
2.4.4 小结与讨论 37
2.5 结论与讨论 38
2.5.1 主要结论 38
2.5.2 讨论 39
第3章 蒙古栎叶片性状变异 42
3.1 蒙古栎叶片糖含量变异规律 43
3.1.1 材料与方法 43
3.1.2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栎叶片还原糖含量变化 45
3.1.3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栎叶片总糖含量变化 46
3.1.4 蒙古栎叶片还原糖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47
3.1.5 蒙古栎叶片总糖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48
3.1.6 小结与讨论 48
3.2 蒙古栎叶片黄酮含量变异规律 49
3.2.1 材料与方法 49
3.2.2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栎叶片黄酮含量变化 50
3.2.3 蒙古栎叶片黄酮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51
3.2.4 小结与讨论 51
3.3 蒙古栎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异规律 52
3.3.1 材料与方法 52
3.3.2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栎叶片全磷含量变化 54
3.3.3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栎叶片全钾含量变化 55
3.3.4 蒙古栎叶片全氮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56
3.3.5 蒙古栎叶片全磷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56
3.3.6 蒙古栎叶片全钾含量无性系间变异 57
3.3.7 小结与讨论 57
3.4 蒙古栎叶片主要营养物质的相关性 58
3.4.1 材料与方法 58
3.4.2 不同季节蒙古栎叶片营养物质的相关性 59
3.4.3 蒙古栎叶片无性系间营养物质的相关性 60
3.4.4 小结与讨论 61
第4章 蒙古栎生长性状变异 62
4.1 蒙古栎生长节律 62
4.1.1 材料与方法 62
4.1.2 不同生长阶段蒙古栎侧枝纵向生长差异 63
4.1.3 不同生长阶段蒙古栎侧枝径向生长差异 64
4.1.4 不同生长阶段蒙古栎叶片生长差异 66
4.1.5 小结与讨论 67
4.2 蒙古栎生长性状种源间变异 67
4.2.1 材料与方法 67
4.2.2 蒙古栎树高种源间变异 68
4.2.3 蒙古栎胸径种源间变异 69
4.2.4 蒙古栎冠幅种源间变异 69
4.2.5 蒙古栎树皮厚种源间变异 69
4.2.6 蒙古栎侧枝当年生长量种源间变异 69
4.2.7 蒙古栎叶面积种源间变异 70
4.2.8 蒙古栎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70
4.2.9 小结与讨论 72
4.3 蒙古栎生长性状无性系间变异 72
4.3.1 材料与方法 72
4.3.2 蒙古栎树高无性系间变异 72
4.3.3 蒙古栎胸径无性系间变异 74
4.3.4 蒙古栎冠幅无性系间变异 76
4.3.5 蒙古栎树皮厚无性系间变异 77
4.3.6 蒙古栎侧枝当年生长量无性系间变异 80
4.3.7 蒙古栎叶面积无性系间变异 81
4.3.8 小结与讨论 83
第5章 蒙古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86
5.1 种子园营建与管理技术 86
5.1.1 种子园类型 86
5.1.2 种子园的总体规划 88
5.1.3 种子园设计 92
5.2 蒙古栎种子园营建实例 94
5.2.1 园址概况 94
5.2.2 蒙古栎优树选择 94
5.2.3 蒙古栎嫁接苗培育 96
5.2.4 蒙古栎种子园定植 97
5.2.5 种子园经营 99
5.2.6 幼林抚育 103
5.3 蒙古栎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104
5.3.1 无性系的优越性 104
5.3.2 无性繁殖技术 105
5.3.3 蒙古栎采穗圃区划 108
5.3.4 蒙古栎采穗圃营建 110
5.3.5 蒙古栎采穗圃管理 111
5.3.6 蒙古栎穗条采集 111
5.3.7 贮藏与运输 111
5.3.8 采穗圃档案营建 112
第6章 蒙古栎良种苗木培育 113
6.1 苗圃 113
6.1.1 苗圃地的选择 113
6.1.2 苗圃面积的计算 114
6.1.3 苗圃规划设计 115
6.2 蒙古栎播种育苗 116
6.2.1 采种与种子处理 116
6.2.2 育苗地的选择与播种 117
6.2.3 苗期管理 118
6.2.4 蒙古栎有性繁殖研究进展 118
6.3 营养钵育苗 119
6.4 蒙古栎嫁接育苗 120
6.5 蒙古栎扦插育苗 120
6.5.1 蒙古栎扦插育苗技术 120
6.5.2 蒙古栎扦插育苗方法 122
6.6 蒙古栎组培育苗 122
6.6.1 蒙古栎组培快繁的意义 122
6.6.2 培养基及其制备 125
6.6.3 外植体的选择 128
6.6.4 表面消毒和无菌操作 130
6.6.5 蒙古栎快速繁殖的基本环节 132
6.6.6 影响蒙古栎组培成功的因素 136
6.6.7 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方法 141
6.6.8 玻璃化现象及克服措施 143
6.6.9 褐变现象及解决方法 145
6.6.10 蒙古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9
第7章 蒙古栎次生林分类经营 151
7.1 蒙古栎次生林经营的必要性 152
7.1.1 蒙古栎次生林的重要生态地位 152
7.1.2 影响蒙古栎次生林经营的主要因素 153
7.2 蒙古栎次生林立地评价 154
7.2.1 研究地概况 154
7.2.2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157
7.2.3 蒙古栎林立地分析 158
7.2.4 立地因子的标准化 158
7.2.5 立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159
7.2.6 样地聚类分析 160
7.2.7 立地类型划分 160
7.2.8 小结 164
7.3 天然蒙古栎林生长模型选择 165
7.3.1 模型选择方法 165
7.3.2 模型数据筛选 165
7.3.3 模型参数估算 166
7.3.4 模型检验 168
7.3.5 模型选择 168
7.3.6 小结 170
7.4 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 170
7.4.1 研究方法 170
7.4.2 生长模型化简 172
7.4.3 生长模型参数差异 173
7.4.4 林分生长模型 176
7.4.5 林分生长量 176
7.4.6 林分生长期 178
7.4.7 立地类型分布 178
7.4.8 小结与讨论 179
7.4.9 讨论 180
7.5 蒙古栎次生林经营措施 184
7.5.1 改培大径材 184
7.5.2 生物质能源林培育 187
7.5.3 工业原料林培育 187
7.5.4 菌材林培育技术 187
7.5.5 炭材林培育技术 188
7.6 蒙古栎林更新 189
7.6.1 蒙古栎更新与立地条件 190
7.6.2 蒙古栎种子更新 191
7.6.3 蒙古栎萌蘖更新 192
7.6.4 种子更新与萌蘖更新对比 193
第8章 柞蚕饲养林建设与管理 196
8.1 柞蚕 196
8.1.1 卵 197
8.1.2 幼虫 197
8.1.3 蛹 198
8.1.4 成虫 198
8.2 选择饲蚕良种 198
8.2.1 柞树叶质的组成 198
8.2.2 水分与蛋白质 199
8.2.3 柞叶的矿质元素与微量元素 200
8.3 饲用蒙古栎良种——“北华1号”选育 200
8.3.1 亲本来源 200
8.3.2 植物学特征及特性 201
8.3.3 选育及区域试验 201
8.4 柞蚕场建设 206
8.4.1 柞树资源 206
8.4.2 柞蚕场营建步骤 208
8.5 柞蚕场管理 214
8.5.1 增加条数以促速成 214
8.5.2 叶质调节 215
8.5.3 普通柞林改建 217
8.5.4 养分的返还 217
8.6 柞蚕场抚育 219
8.6.1 修剪 219
8.6.2 树型培养 220
8.6.3 水土保持 221
8.6.4 培肥地力 221
8.7 柞蚕场轮伐休闲 221
8.8 柞蚕养殖管理 222
8.8.1 柞蚕养殖 222
8.8.2 防控各类危害 223
8.9 稚蚕场建设与管理 224
8.9.1 保苗稚蚕场的位置选择 224
8.9.2 稚蚕场使用前的技术处理 224
8.9.3 稚蚕场的防旱方法 225
8.9.4 保苗注意事项 225
8.9.5 蚕场树龄要求 225
8.9.6 场地清理要求 225
8.9.7 稚蚕场管护 225
8.10 柞蚕场持续经营 227
8.10.1 造成蚕场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227
8.10.2 建设和保护好蚕场资源 227
8.10.3 建设生态型柞蚕场的意义和作用 230
8.11 柞蚕场复合经营 231
8.11.1 栽种榛树 231
8.11.2 培植绿肥植物 231
8.11.3 栽(种)植蕨类等山野菜 231
8.11.4 间作药材、花卉、食用菌 232
第9章 蒙古栎病虫害防治 233
9.1 蒙古栎病害 233
9.1.1 心材白腐病 233
9.1.2 根朽病 234
9.1.3 早烘病 235
9.1.4 白粉病 235
9.1.5 褐斑病 236
9.1.6 煤污病 236
9.1.7 根腐病 237
9.2 蒙古栎虫害 238
9.2.1 橡实象虫 238
9.2.2 栗山天牛 239
9.2.3 天幕毛虫 239
9.2.4 象鼻虫 240
9.2.5 舞毒蛾 241
9.2.6 花布灯蛾 242
第10章 蒙古栎耐盐碱性 244
10.1 蒙古栎苗期耐盐性 244
10.1.1 材料与方法 244
10.1.2 NaCl胁迫对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247
10.1.3 NaCl胁迫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248
10.1.4 NaCl胁迫对新梢生长的影响 248
10.1.5 NaCl胁迫对叶片长度的影响 249
10.1.6 NaCl胁迫对叶片宽度的影响 250
10.1.7 NaCl胁迫对生物量的影响 250
10.1.8 NaCl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2
10.1.9 NaCl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53
10.1.10 NaCl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54
10.1.11 NaCl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55
10.1.12 NaCl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256
10.1.13 NaCl胁迫下蒙古栎幼苗光合响应 256
10.1.14 小结 258
10.2 蒙古栎苗期耐碱性 260
10.2.1 Na2CO3胁迫对幼苗高生长的影响 260
10.2.2 Na2CO3胁迫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261
10.2.3 Na2CO3胁迫对新梢生长的影响 261
10.2.4 Na2CO3胁迫对叶片长度的影响 262
10.2.5 Na2CO3胁迫对叶片宽度的影响 263
10.2.6 Na2CO3胁迫对生物量的影响 264
10.2.7 Na2CO3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65
10.2.8 Na2CO3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66
10.2.9 Na2CO3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67
10.2.10 Na2CO3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68
10.2.11 Na2CO3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269
10.2.12 Na2CO3胁迫下蒙古栎幼苗光合响应 270
10.2.13 小结 272
10.3 结论与讨论 273
10.3.1 结论 273
10.3.2 讨论 275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