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规范性与自然主义之间的争论,是社会科学哲学的重要话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自然科学新成果介入社会科学,这一争论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本书立足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深入探讨了社会科学说明是否需要诉诸规范,以及在自然主义框架内如何使规范性具有“科学性”的特征。本书为研究社会科学中的规范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不仅深化了对规范性概念的理解,也拓展了规范性与自然主义的核心论域。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3/09-1997/07 江苏师范大学 数学系 数学教育 学士2001/09-2004/03 东南大学 数学系 计算数学 硕士
2004/03-2007/07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博士
2019/01-现在 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教授
2009/09-2018/12 江苏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授2007/08-2009/08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Research Associate
1997/08-2001/08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数学系 教师
2009/12-2010/04 香港中文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电磁学1. 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检索45篇、EI检索35篇。
2.2. 代表性论文。
[1] Jun Wang, Lei Zhao*, Zhang-Cheng Hao, and Jian-Ming Jin, "A Wideband Dual-Polarized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for Base Station/WLAN," 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at., vol. 66, no. 1, pp. 81-87, 2018. (影响因子5.7,Q1)[2] Jun Wang, Lei Zhao*, Zhang-Cheng Hao*, Tie Jun Cui. Wide-Angle Frequency Beam Scanning Antenna Based on the High-Order Modes of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68, no. 11, pp. 7652-7657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委员、IEEE AP-S Chapter-Xuzhou 主席、ACES-China主席、ACES Journal 副主编、IEEE Access 编辑
目录
总序/i
第一章 导论/001
马克·里斯乔德(Mark Risjord)
第二章 规范主义中的自然主义时刻/008
斯蒂芬·特纳(Stephen Turner)
第三章 迈向一种新自然主义:生态位构建、概念
规范性与科学实践/026
约瑟夫·劳斯(Joseph Rouse)
第四章 成为规范意味着什么?/040
保罗·罗思(Paul Roth)
第五章 社会规范主义/056
雅罗斯拉夫·佩雷格林(Jaroslav Peregrin)
第六章 方法论反自然主义、规范和参与式观察/073
朱莉·扎赫勒(Julie Zahle)
第七章 行为者、理由与规范性的本质/089
卡斯顿·斯托伯(Karsten Stueber)
第八章 移情、类似心理与孤独症/104
珍妮特·迪尼沙克(Janette Dinishak)
第九章 对规范的回应性/125
马克·奥克伦特(Mark Okrent)
第十章 根据规范进行说明本属自然(或应该如此)/140
大卫·亨德森(David Henderson)
第十一章 生态适应性与实践的规范性/161
马克·里斯乔德(Mark Risjord)
第十二章 奥地利大公遇刺案、神圣牛与规则之谜/177
马丁·帕莱切克(Martin Palecek)
第十三章 自利、规范与说明/194
彼得里·伊利科斯基(Petri Ylikoski)和雅科·库里科斯基(Jaakko Kuorikoski)
第十四章 期望效用理论的理性概念是否具有说明性?/210
莉娜·埃里克森(Lina Eriksson)
第十五章 信任、规范与理由/223
拉迪斯拉夫·科伦(Ladislav Koren)
各章作者简介/243
索引/247
译者简介/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