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用在大众中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歌曲,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歌曲中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书中涉及的内容包括蜂蜜、糖类、泡沫、肥皂、蒸馏水等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品,结合相关歌曲,拓展到化学学科的几大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热效应,酸碱盐等。
发现科学与艺术交融之美,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音乐与科学的碰撞可以产生意想不到但却令人惊艳的火花。这是一本充满创意的科普图书,走进寓教于乐的化学课堂,让人们爱生活爱化学。
徐海,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常委,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021年入选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科普中国献礼节目《科学光芒》五位代表性党员科学家。徐海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为中心,结合大家喜闻乐见的动漫、歌曲、科学魔法等时尚元素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原创“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歌曲中的科学”等科普IP深入人心,是搜狐视频最具影响力价值直播榜TOP10。
蜂蜜是不腐的食物吗?
怎样吃糖不发胖?
泡沫为何一碰就破?
是肥皂而不是“瘦”皂
伟大的蒸馏工艺
从冰力十足到极度深寒
探索碳的永恒之谜
矿物颜料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朱砂:是药物还是毒药?
星空下的魔法师
燃烧我的卡路里
让人上瘾的尼古丁
揭秘温室气体之谜
大自然中的液体黄金
葡萄美酒夜光杯
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化学反应——火
引言
开放是科学进步的必然要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开放科学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Open Science)中的定义,开放科学是一个集各种运动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旨在实现人人皆可公开使用、获取和重复使用多种语言的科学知识,为了科学和社会的利益增进科学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向传统科学界以外的社会行为者开放科学知识的创造、评估和传播进程。
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时代变革对开放科学提出了更加强烈且迫切的需求,加速了开放科学前进步伐,也赋予开放科学全新内涵。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是催生了“计算密集(Computational Intensive)、数据驱动(Data Driven)、基于模型(Model Based)”为主要特征的计算形态,让大规模算力普惠供给、高质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大模型开放共建成为开放科学新命题;二是引发了科研范式变革,人工智能渗透到科学假设生成与选择、科学数据治理与表征、科学实验与模拟、科学知识提取与共享等科研全流程各方面,AI for Science成为新型科研范式,开放获取的科研工具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三是加速了科研组织模式变革,科学研究从“个体小作坊”向“开放大平台”的趋势日渐明显,大规模跨学科开放协作成为主旋律。
站在人工智能与科学深度融合的历史节点上,开放科学已成为两者双向奔赴的桥梁与纽带,并持续推动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开放科学服务高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愈发明显,逐步成为科技竞争软实力较量的主战场。
开放科学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2023年,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与多个联邦机构、超过百所大学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开放科学年”行动,旨在构建开放、公平和安全的科学环境;202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 (NAIRR)试点项目,旨在使人工智能研究资源普惠共享、触手可及;2024年,欧盟启动AI4EOSC第二阶段行动计划,旨在扩展欧洲开放科学云 (EOSC) 生态系统并增强服务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关系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能否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新要求,也关系到全球科技版图的发展之势与未来之变。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开放合作被推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需要直面开放科学理念不统一、要素开放能力不足、资源共享错配、标准框架模糊、开放平台支撑有限等挑战,不断深化开放科学规律研究,统筹开放科学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开放科学攻坚行动,构建开放科学治理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最终形成公开、包容和透明的开放科学环境,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实现创新主体的广泛参与,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使创新要素充分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