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九章近40万字的篇幅,在简述了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之后,依次论述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特许制下早期企业的制度特征,准则时代公司法、工厂法的颁行及其演化,中国近代企业制度演进中的产权制度、企业治理、剩余分配,以及中国近代企业制度在新政权建立之后的全面终结。最后,在前述基础上对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历史命运及其历史走向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从萌芽到转型的全过程。本书打破传统经济史研究的单一视角,结合制度经济学与历史社会学方法,深入剖析洋务运动、民族资本崛起、战时经济等关键节点,揭示政策、资本、文化如何交织塑造企业形态。作者从典型案例切入,探讨官商博弈、家族治理、外来资本渗透等复杂机制,还原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适合经济史学者、企业管理研究者及对近代社会转型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张忠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与演变研究首席专家。 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企业、产业、贸易与经济空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13篇)。出版《华南近代经济地理》(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个人学术专著4部。
刘岸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哲社规划项目等10余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主要著作有《公私合营与中国企业制度变革研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源流研究》等,另主持或参与其他著述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