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惠勒夫妇生活在美国郊外革命路上的房子里。
丈夫弗兰克是个循规蹈矩的上班族,妻子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
感觉到自己要步入中年时,两人厌倦了周遭空虚的、无聊的生活氛围,争吵不休。
爱波提议,抛弃现在的一切,去巴黎寻找新的激情与梦想。
命运齿轮此刻开始转动……
上司对弗兰克说:你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给你升职吧。
而妻子爱波,再度怀孕。
去巴黎这个曾给两人改变生活的短暂憧憬,究竟能否带给他们一条生活的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是耶茨的长篇首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曾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改编同名电影获奥斯卡提名。
? 写尽婚姻困局的经典之作:通过书写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的生活,深刻揭示一个家庭如何建立而又如何成为情感的牢笼。
虽然他每天都努力去抹掉这个形象,但是他了解她就像他了解自己一样痛苦而透彻。
? 关于婚姻却又超越婚姻,讲述人的自我与现实的碰撞:直视对生活的不满与恐惧,设法寻找一条革命之路,梦想着逃脱一成不变的岁月。
? 封面精选布面全彩印,手感平稳;以画布呈现霍珀经典画作,极富质感。
封面画作:Room in New York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2.31992.11.7),美国焦虑时代(Age of Anxiety)的伟大作家。
生于大萧条时代,幼时父母离异,成年后染上肺炎,两度结婚又两度离婚,甚至一度精神濒临崩溃入院治疗,1992年死于肺气肿及并发症。
1961年,耶茨因长篇首作《革命之路》一炮而红,但逐渐被文学界遗忘,到去世后才逐渐受到重视。
耶茨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他曾说我对成功的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他的作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生活中的普通人和失意者,描摹他们的内心焦虑、孤独等情绪,在一代读者中获得深刻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