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解读《庄子》,是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延展。只不过传统时常会表现出两极对立,其一指《庄子》掊斗折衡,是反智的,另一极认为《庄子》不经而为百家之冠,对社会文明具有建设意义。本书试图跳出这样的两极立场,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感揭开《庄子》的问题意识,以自然概念为核心梳理其立言的所以然之故,而不必以《庄子》所批判的儒家思想为标准,措置是非褒贬于其间。全书十题,内篇七篇各自抽绎其思想主旨,通过文本分析其隐喻、议论等对于时代问题的回应。外杂篇综合为两题,其一以《秋水》七问为核心,探讨《庄子》关于文明合理性的审思,其二以人性论为基础,探讨《庄子》关于自发文明可能性的推阐。最后将《庄子》回植到春秋战国的学术中,总结其思想内涵和特质。
复归《庄子》立言本旨并寻绎其思想逻辑,是本书的学术自觉,也因此在目前学界的同类著作中显出新意。
1.《庄子》近年来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的理想国,陈少明、杨立华、陈赟、杨儒宾、陈引驰等知名学者均有著述,颜世安的《庄子评传》也出了新版。本《〈庄子〉哲学引思》从文明史和政治哲学的视角切入《庄子》,多有独得之见,在同类著作中别出一格。
2.作者不但精熟《庄子》文本,且行文亦具庄子风格,体现出极高的语言艺术。
3.庄子哲学未之尽,像社会生活一样,只能用已知去博取未知,画不出某个极致的、圆满的圆。
绪 论
壹 《逍遥游》自然自由的理念
一 以自然为基准的自由理念
二 推阐自由理念的思维进路
三 两种逍遥义的自由歧路
四 自然的自由是否文明
贰 《齐物论》的天下体制之思
一 是齐物之论还是齐观物论
二 天籁的启示
三 现实世界的自是而相非
四 莫若以明的思辨
五 天下体制的寓言诠释
叁 《养生主》因其固然的自由可能性
一 朱熹的质疑
二 关于朱熹质疑的讨论
三 先王法则与自然原则
肆 《人间世》介入社会的自由尺度
一 暴君当世的自由困境
二 心斋自然性自由的自律修养
三 无用之用可为另类文明之路径
伍 《德充符》自然的日常修养
陆 《大宗师》文明向导与方向问题的哲学思考
一 分章的尝试
二 天人之辨的哲学意义
三 天与人不相胜的真知
四 道化与教化的不同道路
柒 《应帝王》勿扰人性的政治原则
一 人性内涵不可确定
二 顺物自然的公正原理
三 化贷万物的政治之道
捌 《秋水》七问的文明合理性审思
第一问 中国大不大
第二问 极致的大小之辨是否可能
第三问 能否从万物造化中确认约分
第四问 能否从社会生活中确认大小贵贱的开端
第五问 如何谢施而任其自化
第六问 何贵于道
第七问 天人如何分辨
玖 自发文明的人性基础
一 人性的假说与考问
二 人性界定之风险与人性自省以纾困
三 文明困境的现实观察与历史反思
四 自发文明的可能性
拾 天下学术中的庄子哲学
一 不以觭见的言意之辨
二 公是的问题意识
三 闻风而悦的天下学术
四 未之尽的庄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