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瑛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边疆大臣、蒙古族学者、文学家。其弃武从文,由科举入仕,精于易学,长于诗赋,一生笔耕不辍,有十多种著述传世,有旗人文宗之誉。该书首次对和瑛及其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出了和瑛家族谱系树的基本线索,全面考察了和瑛生平行事以及30余种著述的存佚情况、40多人的文学交游历程。该书对和瑛文学创作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其西藏诗、新疆诗最能代表其诗歌成就,其诗歌"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唐宋诸家,兼具性灵与学问,是清代中期诗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西藏赋》是清代奥地大赋的杰出代表,用赋的形式铺陈西藏情事,是对汉大赋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其杂剧《草堂寤》对村甫戏有所拓展与新变,集村为曲、以写我心。淡化矛盾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杂剧发展的时代特点。
绪论
第一章家世及其生平
第一节家世概说
第二节早年及任职户部时期(17411786)
第三节任职皖川陕三省时期(17861793)
第四节任职西藏时期(17931801)
第五节任职山东、新疆两地时期(18011809)
第六节任职二京时期(18091820)
第二章著述考述
第一节著述叙录
第二节《三州辑略·艺文门》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卫藏通志》著者平议
第三章文学交游考述
第一节文学交游考
第二节科考与交游
第三节文学交游述论
第四章诗歌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节西藏诗
第二节西域诗
第三节岑参、和瑛西域诗比较
第四节纪行诗
第五章诗歌艺术特点
第一节大量融入少数民族语汇
第二节诗歌学问化倾向
第三节性情化书写
第六章对唐宋诗人的接受
第一节对杜甫的接受
第二节对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接受
第三节对邵雍、苏轼等宋代诗人的接受
第七章《西藏赋》
第一节版本及流传
第二节对汉大赋的突破与超越
第三节叙事策略研究
第八章《草堂寤》
第一节历代杜甫戏叙录
第二节《草堂寤》对杜甫戏的发展
第三节《草堂寤》艺术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