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治本伤寒论》是最小的伤寒论版本,因为精简,适合拿来构建伤寒论思维框架。但是康治本65条之间较为零散,缺乏有机的联系,这便为构建框架带来障碍。本书基于康治本框架,分类、补充出一个新的66条的新版本,这是一条快速接近中医经典理论医学的捷径,为此出版此口袋书,方便更多人随时翻阅、口诵心悟。《康治本伤寒论》是最小的伤寒论版本,因为精简,适合拿来构建伤寒论思维框架。但是康治本65条之间较为零散,缺乏有机的联系,这便为构建框架带来障碍。本书基于康治本框架,分类、补充出一个新的66条的新版本,这是一条快速接近中医经典理论医学的捷径,为此出版此口袋书,方便更多人随时翻阅、口诵心悟。
张英栋,副主任医师,广汗法创始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广汗法研究室主任,广汗法病房主任,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客座教授。致力于经典临床。
第一章 新辑条文相关版本互参
第1~9条
第10~19条
第20~29条
第30~39条
第40~50条
第51~65条
第二章 基于康治本框架新辑66条溯源及分类解读
一、提要分类(7条)
二、太阳中风(3条)
三、太阳病未经误治(7条)
四、伤寒未经误治(11条)
五、发汗后(7条)
六、下后(4条)
七、汗吐下后(6条)
八、其他阳病及合病(5条)
九、少阴病寒症及吐利(9条)
十、少阴病非寒症及太阴(5条)
十一、大病瘥后(2条)
第三章 基于康治本框架心解专论
一、借假求真论
二、学则须疑论
三、经方升降出入论
四、复杂病机三明治模型论
五、三通论
六、方后注用方目标论
七、误治为万病之本论
八、邪非实有论
九、动态方症阵论
十、阳气怫郁论
十一、六病归土论
十二、无少阴亦防拔肾根论
十三、吐病非吐方论
十四、阳明三分名称无实义论
附:基于康治本框架新辑66条极简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