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木抗风性机理研究及遗传育种
台风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林业产生灾难性的巨大影响,作者致力于沿海地区抗风树种选择及其抗逆机制的长期研究工作,以满足我国沿海地区生态建设迫切需求。“十一五”期间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桉树相思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任务“沿海抗风折植物材料筛选与快繁技术研究”的支持;“十二五”期间在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沿海防护林树种抗风折机制与选择研究(2011KJCX019,2011.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桉树抗风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31570615,2016.1-2019.12)开展桉树抗风性及其遗传选择研究,取得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进展:1.桉树抗风机制研究:动态模拟分析了风荷载桉树立木树干受力情况及变化规律。2.获得影响桉树抗风性最重要因子:提出树种是影响抗风性最重要因素,桉树胸径大小最主要因素,木材纤维长度为林木抗风能力抗风的重要因子,建立1套林木抗风评价指标体系。3.桉树抗风分子研究:建立了桉树抗风性状SsR标记系统对主要因子/性状进行分子遗传关联分析;对重要树种赤桉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评估。4.筛选出抗风能力较强的沿海防护林树种(赤桉家系4个,尾细桉无性系1个)。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