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所发现的自然世界如何容纳客观的道德价值?这是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寂静主义实在论者声称,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应该并且只能通过一阶道德推理来建立,而不需要援引其他领域的形而上学标准,因此,我们最好对围绕着道德客观性的形而上学争论保持沉默。本书旨在全面剖析并批评寂静主义实在论者的理论,并试图论证,为了捍卫道德要求的规范性,道德实在论者无法如此轻松地卸掉自身的本体论负担。
魏犇群,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杰出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美道德哲学(尤其是元伦理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道德实在论及其认知向度》《道德:伦理学导论》等。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元伦理学?
二、本书的主题、目标与结构
第二章 什么是道德非自然主义?
一、定位道德非自然主义
二、道德非自然主义的吸引力
三、道德非自然主义的问题
第三章 什么是寂静主义实在论?
一、对道德实在论的外部挑战与寂静主义实在论
二、定位寂静主义实在论
三、寂静主义实在论的论证思路
四、寂静主义实在论者的基本动机
第四章 理性反思可以保证客观性吗?
一、内格尔论客观性
二、内格尔式的反思与道德客观性
三、道德辩护的客观性
四、道德辩护的历史性与客观性
第五章 元伦理学是基于一个错误吗?
一、“日常观点”与道德怀疑论的不同类型
二、错误怀疑论
三、地位怀疑论
四、休谟原则
第六章 规范陈述如何可以为真?
一、帕菲特的本体论
二、规范领域的真理概念
三、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
第七章 理由就不需要本体论承诺吗?
一、斯坎伦论关于理由的事实
二、对称性问题
三、非自然主义和随附性问题
四、斯坎伦论规范随附性
五、形而上学必然性与规范必然性
第八章 为什么不强硬一点?
一、简要的回顾
二、强硬的规范性与客观性
三、克服内部挑战:规范概念与规范属性
第九章 道德非自然主义如何可能?
一、再探形而上学挑战
二、伊诺克的“慎思不可或缺论证”
三、谢弗-兰道论道德随附性
四、迈向一种“现实世界的强硬实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