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正值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本书围绕“科学与人文——中华文化的现代精神”“历史与现实——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自由与秩序——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个基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题,分别就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技与天气对社会心态的影响、哲学与科学的跨领域研究,《新青年》创刊与近代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视野下的北京研究,中国礼教与现代秩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文化运动对此后的中国历史及现代社会变迁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书主编单位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编委会成员:王博(北京大学副校长)、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执行编辑:韩聿琳(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研究员)
目 录
主旨演讲
作为他者的自身
— 新文化运动中 的 中 国认识与认同 韩水法/3
世界和平需要国学里的王道精神 汪荣祖/15
第一单元 科学与人文 — 中华文化的现代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以 中 国哲学特性对科学方法的设限为中心 李承贵/23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
— 论科学与人文的协同发展 陈 霞/28
体系与中道 —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际
— 一种文化际诠释学之省思 陆敬忠/40
第二单元 历史与现实 —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
史学与中国现代性
— 以李大钊的史学思想为例 张汝伦/91
“挤出轨道 ”的孤儿
— 瞿秋 白 的“鲁迅论”与新文化运动中知识
分子的 自我想象 张历君/108
《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郑大华/124
民国学人“文艺复兴 ”路径上的“积极 ”与“消极 ” 沈卫威/142
新文化运动新诠 吴展良/162
国际视野下的北京研究
—《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导论 欧阳哲生/199
第三单元 自由与秩序 — 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
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 :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 孙向晨/245
中国礼教与现代秩序
— 兼论创建新型礼教文明的意见 司马云杰/259
地方行政机关的公民参与和绩效管理 :审议民主的观点 孙 炜/268
从私人关系到村级福利 : 当代中国乡村的社区建设研究 戴海静/291
寻找“新文化运动 ”在百年法治中的印记 徐爱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