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结了目前超声影像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紧紧围绕“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主题,通过梳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致病机制,重点介绍超声影像技术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应用,并将其与其他检测技术整合在临床相关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客观评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方案,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80.09—1985.07: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学生
1985.09—1988.07: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
1988.07—1991.02: 四川省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1997.04—1999.04: 四川省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1999.04—2004.12: 四川省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心内科主任医师
2004.12至今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科主任/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先后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首届亚太超声心动图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超声心动图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科医师分会超声心动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影像学组成员、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委员会常委等
目录
第1章 管壁功能观测 1
一、脉搏波传导速度 1
二、剪切应力 4
三、应变和应变率 6
四、要点 7
第2章 动脉管壁解剖结构观测 12
一、动脉壁的结构 12
二、厚度:内膜中层厚度和内膜厚度 12
三、斑块:形态、内部回声、新生血管 15
四、要点 15
第3章 动脉管腔内血流动力学观测 17
一、血流动力学基础 17
二、血流向量成像 23
三、要点 26
第4章 生物标志物和其他医学影像标志的整合评估 27
一、生物标志物 27
二、CT 31
三、MRI 33
四、整合评估 38
五、检测和整合评估总表 38
六、要点 38
第5章 疗效评估和长期观测策略 44
一、即时疗效评估 44
二、长期随访观测 46
三、即时疗效评估和随访观测总结 46
四、要点 47
第6章 吸烟、饮酒、慢性炎症、肥胖、应激损伤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49
一、吸烟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49
二、饮酒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52
三、慢性炎症 53
四、肥胖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57
五、应激损伤及心理因素 61
第7章 高血压病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70
一、左心室心肌肥厚型高血压病 70
二、左心室收缩功能亢进型高血压病 71
三、动脉粥样硬化型高血压病 71
四、要点 73
第8章 高脂血症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75
一、高胆固醇血症 75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 76
三、混合型高脂血症 78
四、高脂蛋白(a)血症 79
五、高脂血症患者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内容 80
第9章 糖尿病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83
一、1型糖尿病 84
二、2型糖尿病 84
三、要点 85
四、治疗方案进展 85
五、研究进展 85
第10章 慢性肾脏病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90
一、早期肾功能不全 90
二、肾性高血压病 91
三、要点 93
第11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96
一、慢性甲状腺炎 96
二、类风湿关节炎 99
三、大动脉炎 102
四、巨细胞动脉炎 105
附录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流程图 111
后记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