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藏南冈底斯晚中生代沉积岩物源及大地构造背景研究 读者对象:地质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
弧后盆地的研究,对了解冈底斯带的演化以及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特提斯洋俯冲的过程,科西斯坦(Kohistan)—拉达克(Ladakh)弧(冈底斯弧的西延部分)和冈底斯弧都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弧前和弧后盆地。沉积于弧后盆地的沉积岩系其物源主要来自于大陆岛弧和相邻大陆块体风化剥蚀的产物。因此,通过对弧后盆地中的沉积岩系开展系统性研究,能很好地约束与之相邻的岛弧和大陆块体的构造演化。其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谱不但能限定沉积岩系沉积的下限时代,而且锆石的特征性年龄谱和Hf-O同位素在判别沉积源区及大地构造亲缘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著作以冈底斯带中段弧后盆地中的晚中生代沉积碎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碎屑岩的地球化学指标,对拉萨地体晚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和沉积盆地中的源汇体系的变迁进行了有效约束。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