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儿童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复杂性,揭示了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情感困扰和心理机制。本书不仅能帮助家长和老师识别自我伤害的早期迹象,还提供了科学的应对和治疗方法。无论是辩证行为疗法、药物治疗,还是紧急情况的处理,所有内容都旨在为家庭和学校提供实用的支持和指导,共同帮助孩子们走出阴影,重拾健康与快乐。
北京市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指导中心)是一所以精神、心理和康复诊疗为主要特色,集医疗、公共卫生、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专科医院,是海淀区唯一一家区属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秉承“崇德、精医、普爱、志远”的发展理念,以先进诊疗理念、优质医疗服务获得广泛好评。面向市民提供精神心理门诊、情绪门诊、认知门诊、中医神志门诊、心理治疗等全方位的精神心理诊疗服务。
作者计划出版一套《心理健康科普丛书》,共6册,包括《认识抑郁》、《抚平焦虑》、《摆脱强迫症》、《走出自闭》、《克服情感障碍》、《消除成瘾》。
开篇故事 再小的事情都会让我尖叫、歇斯底里地哭泣
第一部分 了解自我伤害
什么是自我伤害
自伤的原因
负面循环与长期影响
自伤和自杀的关系
自伤和自杀之间的差别
自伤和自杀共同的风险因素
自伤行为会降低对自杀的抑制力
如何防止由自伤转向自杀
第二部分 自伤和自杀的识别和应对
如何识别自伤和自杀的迹象
自伤的常见迹象
自杀倾向的常见迹象
某种形式的强迫思维有可能被误解为自杀倾向
如何应对孩子的自伤行为
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
老师可以采取的措施
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第三部分 治疗和支持
辩证行为疗法在自伤中的应用
什么是辩证行为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有哪些技能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与自伤的关联
常用药物类型与作用示例
家长和老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提供的支持
第四部分 应对孩子心理危机的指南
制订安全计划——有效防止孩子自伤的第一步
安全计划适用的情况
与孩子一起制订安全计划
安全计划的核心内容——保护孩子的关键环节
孩子突然出现危险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安全计划需要更新吗
孩子的痛苦情绪会永远持续吗
父母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
家长在医院里如何与医生合作
评估孩子的危险程度——识别想法、计划和意图 37
得知孩子有自杀计划,家长如何冷静应对
医生建议门诊治疗后,如何平衡门诊治疗与家庭支持 40
离开医院后,如何确保孩子的治疗连续性
当家长不同意医生的评估时,应该怎么做
短期观察
如果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家长需要了解的应对细节 42
全面了解孩子住院治疗的过程
孩子住院后,家长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医院会在什么时候联系家长
家长需要了解的住院流程与心理准备
家长如何支持住院期间的孩子
帮助孩子适应住院期间的规则与特权
用药期间,家长需要问医生哪些关键问题
孩子住院期间,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接到孩子抱怨或愤怒的电话时,家长该如何回应
家长如何为孩子合理争取权益
孩子即将出院,家长如何表达担忧
孩子出院前,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从医院回家后的过渡期
帮助孩子缓解压力,逐步恢复生活节奏
家长应如何应对出院后的高风险期
使用家长日志全面记录孩子的情况
出院后父母需要监督孩子的哪些方面
学生自杀未遂后的返校指南
第五部分 长期支持和预防
与自伤疤痕共存——家长和老师的指导
如何减轻疤痕的明显程度
接受疤痕
自闭症与自伤行为
自闭症患者的自伤原因
进食障碍与自伤行为
自伤与进食障碍的交集
自伤和进食障碍的原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自伤行为
BPD 患者的自伤行为
BPD 患者常见的自伤行为
BPD 患者的自伤行为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术语解析
附录
相关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