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大背景下,本书紧跟现代语言学学科前沿,采用了声学分析、语音合成和感知实验的方法,抽样选取了少数民族语言的五组被试,在国内首次开展了不同民族地区人群对普通话声调感知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能够为言语感知理论和语言演化问题提供新的证据,为探究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接触、交融和融合的复杂层次、结构功能和内在规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普及、教学和推广提供意见与建议。
陆尧,女,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育部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研究员、助理教授,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曾任教于荷兰莱顿大学、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实验语音学、语言认知与习得、数字人文等,在Journal of Phonetics、《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语言学论丛》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与中央统战部项目各一项。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一 语音的感知研究 ……………………………………………… 1
二 声调的感知研究 ……………………………………………… 12
三 前人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 43
四 本书研究意义、目的、内容 …………………………………… 44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45
一 实验材料设计 ………………………………………………… 45
二 实验流程设计 ………………………………………………… 47
三 数据分析方法 ………………………………………………… 48
第三章 普通话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50
一 普通话声调系统 ……………………………………………… 50
二 实验被试 ……………………………………………………… 50
三 实验结果 ……………………………………………………… 51
四 讨 论 ………………………………………………………… 59
五 小 结 ………………………………………………………… 65
第四章 藏语拉萨话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66
一 藏语拉萨话声调系统 ………………………………………… 66
二 实验被试 ……………………………………………………… 68
三 实验结果 ……………………………………………………… 68
四 讨 论 ………………………………………………………… 77
五 小 结 ………………………………………………………… 88
第五章 德宏傣语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89
一 德宏傣语声调系统 …………………………………………… 89
二 实验被试 ……………………………………………………… 91
三 实验结果 ……………………………………………………… 91
四 讨 论 ………………………………………………………… 99
五 小 结 ……………………………………………………… 108
第六章 载瓦语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109
一 载瓦语声调系统 …………………………………………… 109
二 实验被试 …………………………………………………… 113
三 实验结果 …………………………………………………… 113
四 讨 论 ……………………………………………………… 121
五 小 结 ……………………………………………………… 131
第七章 石门坎苗语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133
一 石门坎苗语声调系统 ……………………………………… 133
二 实验被试 …………………………………………………… 136
三 实验结果 …………………………………………………… 136
四 讨 论 ……………………………………………………… 144
五 小 结 ……………………………………………………… 155
第八章 延边朝鲜语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 157
一 延边朝鲜语语音系统 ……………………………………… 157
二 实验被试 …………………………………………………… 159
三 实验结果 …………………………………………………… 159
四 讨 论 ……………………………………………………… 167
五 小 结 ……………………………………………………… 178
第九章 综合讨论 …………………………………………………… 179
一 各组被试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模式与感知距离 ………… 179
二 各组被试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范畴化程度 ……………… 186
三 母语声调系统对被试普通话声调感知模式的影响 ……… 191
四 母语声调系统对普通话被试声调感知范畴的影响 ……… 197
五 再论声调范畴感知的判断和比较标准 …………………… 198
第十章 结 语……………………………………………………… 203
一 研究成果 …………………………………………………… 203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209
参考文献 ……………………………………………………………… 210
附 录 实验刺激基频值 …………………………………………… 223
后 记 …………………………………………………………………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