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电工电子技术(下)》第1版的基础上精选、改写、补充和修订而成。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有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直流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技术基础、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配套资源丰富,包含微课视频、多媒体电子课件、课后习题的标准答案、10套试题及标准答案的试题库、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书和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解决方案。
当前,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书依据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编者总结的多年课程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修订而成。本书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修订编写的,在内容上做了精选和优化、整合和改写、调整和补充。编写时立足“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好学易懂、重点突出、便于自学、利于教学”。与同类书相比,本书更加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解题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生工程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有加深拓宽。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体现了“保基础、重实践、少而精”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体现了科学性,突出了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满足内容多、学时少的教学需要。2)本书内容涵盖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大多数研究领域,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利用本专业与电气工程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来促进自身学科学习的需求。3)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丰富,为学生提供了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体系。每章以内容提要和本章目标开头,使学生能在学习前明确目标;每章结尾部分也有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本章小结。4)精心设计内容,合理安排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分层次递进的教、学、练相结合的结构。每节有思考与练习,每章都含有多个例题和习题,可以进一步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5)增加了仿真软件Multisim 14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Multisim 14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模仿真实的实验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且易于理解,并将仿真技术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直接嵌入仿真实验,将传统教室变为虚拟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6)配套资源丰富,包含微课视频、多媒体电子课件、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10套试题及参考答案的试题库、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书和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解决方案。任课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下载,或发送邮件至hjxlcj2006@sinacom咨询。本书共10章,参考学时为40~60学时。参考内容的章节用“”标记,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和学时来灵活选择。① 共性基本内容:各非电类专业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② 非共性基本内容(标以“*”号):根据各非电类专业本身的需求而规定的教学内容。本书由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电工学课程组编写。黄金侠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定稿和统稿工作。其中黄金侠编写了第11、15和17章,宋国义编写了第12、14章和附录A,侯艳编写了第16和18章,牟晓枫编写了第13章,张良编写了第20章、附录B和参考答案,李丽敏编写了第19章。佳木斯大学张玲玉教授负责主审并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课程组学习和借鉴了大量有关的参考资料,在此向所有参考资料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提高。
高等院校教师
前言第1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1半导体基础知识1111本征半导体1112杂质半导体1113PN结112二极管113特殊二极管1131稳压二极管1132发光二极管1133光电二极管114晶体管115光电晶体管和光电耦合器116场效应晶体管1161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1162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1163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参数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2章基本放大电路12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1211放大电路的组成121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213放大电路的分析12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2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231静态分析1232动态分析124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1241自给偏压偏置放大电路124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125多级放大电路126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27差分放大电路1271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272典型差分放大电路128功率放大电路12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128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2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31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13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31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131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1314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13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1321信号运算电路1322信号处理电路*1323非正弦波产生电路13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和使用133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选择1332消除自激振荡1333调零或调整偏置电压133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保护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4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141反馈的基本概念1411反馈的定义1412正反馈与负反馈1413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142放大电路中的交流负反馈1421负反馈类型142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43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1431自激振荡1432正弦波振荡电路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5章直流稳压电源151直流稳压电源概述152整流电路152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52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523三相桥式整流电路153滤波电路1531电容滤波电路1532电感滤波电路1533复式滤波电路154稳压电路1541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1542串联型稳压电路1543集成稳压电路*1544开关型稳压电路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6章电力电子技术基础161电力电子器件1611晶闸管1612双向晶闸管1613全控型器件162可控整流电路162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622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162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163逆变(DC-AC)电路1631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1632正弦波脉宽调制164交流变换(AC-AC)电路164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1642单相交-交变频电路本章小结习题第17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171数字电路的基础1711数制1712数字信号172基本逻辑门电路1721基本逻辑关系1722分立元件基本逻辑门电路173集成逻辑门电路1731TTL门电路1732CMOS门电路1733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174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1741逻辑代数运算法则1742逻辑函数175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175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175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76常用集成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1761加法器1762编码器1763译码器*1764数据选择器*1765数据分配器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8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181双稳态触发器1811基本RS触发器1812可控RS触发器1813主从JK触发器1814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1815触发器逻辑功能转换182寄存器1821数码寄存器1822移位寄存器183计数器1831二进制计数器1832十进制计数器*1833环形计数器*184时序逻辑电路分析185555定时器及其应用1851555定时器1852单稳态触发器1853无稳态触发器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19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191存储器概述1911存储器的分类1912存储器的性能指标192只读存储器1921ROM的分类1922RO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923ROM的应用193随机存取存储器1931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932RAM芯片简介1933存储器的扩展194可编程逻辑器件1941PLD的结构1942可编程逻辑阵列1943可编程阵列逻辑1944通用阵列逻辑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第20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201数/模转换器2011R-2R 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2012R-2R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2013集成D/A转换器2014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202模/数转换器2021采样-保持2022量化-编码2023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2024双积分型A/D转换器2025集成A/D转换器2026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选用原则本章小结自测题习题附录附录A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14简介附录B常用半导体命名方法及器件参数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