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动机安全性要求最高的部件,限寿件的安全性设计和适航验证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书揭示限寿件安全性是如何通过适航规章进行保障的,并具体介绍限寿件的“五大问题”,即设计赋予、制造实现、验证表明、审定接受、维护保持。本书值得军民用航空发动机设计、生产、使用、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和局方审定人员参阅,有助于其学习、思考、运用安全性与适航性设计理念方法。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和适航专业的教材使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3/09-1998/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博士,导师:崔济亚、邱绪光
1990/09-1993/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硕士,导师:邱绪光
1986/09-1990/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动力工程,学士1998/09-2007/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工程实验室、汽车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2007/10 - 2011/0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2011/10-2020/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长江学者;教育部2011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
2020年11月,任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航空发动机发表论文198篇,包括EI、SCI论文。
代表性论文:
1. Shuiting Ding, Huimin Zhou, Junbo Liu, Xingyu Zhang, Guo Li,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abilistic damage tolerance assessment of life-limited part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airworthiness regulations,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2023. (Q1)
2. 丁水汀, 左亮亮, 李果, 李振磊, 夏舒洋, 包绍宸. 基于熵产的高温裂纹扩展热力学损伤研究, 航空动力学报, 2024. (EI)
3. 尹泽勇, 丁水汀, 李果, 邱天, 刘传凯, 周煜, 綦蕾, 航空发动机下一代适航规章制定策略和技术路径, 中国工程科学, 2022.
等等两机专项基础研究适航标准与计量专家组副组长,工信部民机科研发动机专家组组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安全分会主任委员
第一章 概 述 1
1.1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定义 1
1.2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内涵 2
1.2.1 限寿件安全性定义 2
1.2.2 从适航规章及设计标准演进视角看限寿件安全性设计 2
1.2.3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定义 6
1.3 限寿件安全性的五大问题 7
1.3.1 限寿件安全性五大问题逻辑关系 7
1.3.2 设计赋予 8
1.3.3 制造实现 8
1.3.4 验证表明与审定接受 8
1.3.5 维护保持 9
第二章 限寿件设计赋予 11
2.1 限寿件设计赋予六要素 11
2.2 限寿件设计赋予输入及输出 13
2.2.1 限寿件设计赋予输入 13
2.2.2 限寿件设计赋予输出 16
2.3 限寿件设计赋予流程及判定准则 17
2.3.1 限寿件设计赋予流程 17
2.3.2 限寿件设计赋予判定准则 26
2.4 限寿件设计赋予工具及数据库 26
2.4.1 限寿件设计赋予工具 26
2.4.2 限寿件设计赋予数据需求及获取途径 31
第三章 限寿件制造实现 34
3.1 限寿件制造实现六要素 34
3.2 限寿件制造实现输入及输出 35
3.2.1 限寿件制造实现输入 35
3.2.2 限寿件制造实现输出 35
3.3 限寿件制造实现流程及判定准则 36
3.3.1 限寿件制造实现流程 36
3.3.2 限寿件制造实现判定准则 41
3.4 限寿件制造实现工具及数据库 42
3.4.1 限寿件制造实现工具 42
3.4.2 限寿件制造实现数据库 42
第四章 限寿件维护保持 44
4.1 限寿件维护保持六要素 44
4.2 限寿件维护保持输入及输出 45
4.2.1 限寿件维护保持输入 45
4.2.2 限寿件维护保持输出 45
4.3 限寿件维护保持流程及判定准则 45
4.3.1 限寿件维护保持流程 45
4.3.2 限寿件维护保持判定准则 49
4.4 限寿件维护保持工具及数据库 49
4.4.1 限寿件维护保持工具 49
4.4.2 限寿件维护保持数据库 49
第五章 限寿件验证表明与审定接受 50
5.1 限寿件验证表明六要素 50
5.2 限寿件验证表明输入及输出 51
5.2.1 限寿件验证表明输入 51
5.2.2 限寿件验证表明输出 52
5.3 限寿件验证表明流程及判定准则 52
5.3.1 限寿件验证表明流程 52
5.3.2 限寿件验证表明判定准则 57
5.4 限寿件验证表明工具及数据库 57
5.4.1 限寿件验证表明工具 57
5.4.2 限寿件验证表明数据库 58
5.5 限寿件适航规章相关条款及咨询通告发展 58
5.5.1 33.70条款及咨询通告发展 59
5.5.2 33.27条款及咨询通告发展 62
5.5.3 33.75条款及咨询通告发展 66
5.5.4 限寿件适航规章条款要求及分析 67
5.6 限寿件审定接受 72
5.6.1 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体系 72
5.6.2 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 74
5.6.3 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活动 76
5.6.4 限寿件审定接受主要内容 82
第六章 限寿件设计赋予案例及方法 84
6.1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流程 84
6.2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输入 86
6.3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数据库 88
6.3.1 安全性设计数据库案例 89
6.3.2 安全性设计数据库获取方法 91
6.4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流程 111
6.4.1 热-机械应力分析 112
6.4.2 失效风险分析 118
6.5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判定准则 144
6.6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输出 144
6.7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软件工具 144
第七章 限寿件制造实现与维护保持的案例及方法 147
7.1 限寿件制造实现及维护保持流程 147
7.2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输入 150
7.3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数据库 150
7.4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流程 181
7.5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判定准则 209
7.6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输出 210
7.7 限寿件“设计赋予”与“制造实现”交互协同软件工具 210
第八章 限寿件验证表明与审定接受案例 211
8.1 限寿件安全性指标计算流程验证表明 211
8.2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数据库验证 218
8.3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判定准则验证 251
8.4 限寿件审定接受案例 278
第九章 限寿件安全性设计与适航验证前沿展望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