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苗启明研究团队关于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系列研究成果。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是从宏观人类学高度开创了哲学思考的人类学平台,通过哲学转向人类学而开辟了人类学哲学这一新学科。这一哲学考察了人的人类学生成、人类学存在、人类学本质、人类学活动、人类学价值优化追求和人类学发展规律,追求全人类的合理生存健康发展和不断走向自由解放,建立了正确的人类学的人类观、价值观和其自然观,这为当代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走向协同共存的人类学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苗启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196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在校时研究美学,毕业后主要研究辩证逻辑。1984年考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思维哲学、原始思维、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邓小平理论,在这些方面都有建树。2001年退休。2003年方有机会集中精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的新理解,在这方面已出版8本学术专著,获得4个国家课题的支持。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2017年在省社联支持下成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团队,任首席专家。代表作有《辩证思维方式论:狭义辩证逻辑原理》,《原始思维》,《效应形态论:审美世界的特质》,《<巴黎手稿>对人类学哲学的开创及其后续发展》,《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三维结构(制度文明的提出)》等。已出版学术著作21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政府1、2、3等奖多项。199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