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诗人范雪继《走马灯》后创作的又一部诗集。新世纪中国的城市、乡村、内陆、沿海、高原、高山、海岛等不同地方的山水是诗集的主体内容,其中又特别有三线往事。以“山水”破题“三线”或“当代”是有想象力与历史感的写作。三线充满了制造业的气质,山水却是永远优美的存在。看山水、写风景,是诗的看家本领。三线山水其实是以诗之感兴与技艺重启若干尘封的形象。诗集配有插画,与诗歌内容对应,是插画作者实地写生所得。
1. 书写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山水的诗集。
2. 诗集的主题着重于三线山水尘封的往事,配有插画,与诗歌内容对应,是插画作者实地写生所得。
自序 时代发展得很快,以至于需要说一些写作的理由。 车离开安宁河谷时,我读到凉山一位作者发在社交平台上的作品,记录日常见闻与人生事件,抒发观点和感想。他生来说彝话,应当是经过努力学习后,掌握了汉语。他的写作让我有些着迷。一是因为他的世界。新世纪以来,文字通胀或贬值,写作变得不值得珍视。但其实,写作是横陈或入室的事,无论私与公,都要有这两种愿望。是否珍视写作,首先取决于是否有此愿望的诚意。愿望本身,应该被看作天赋,分三六九等,尽管当代不嘉奖这种天赋。横陈或入室的吸引程度在于里面是什么。所以这位陌生人写作的迷人,是一篇名文里的话:陌生人是一个世界;我添上半句:越异质,越引人入胜。 他的写作还显出汉语的富丽,有时候是批量的富丽。第二语言习得者也许更能发现在我们这里已经陈化的汉语的特点。譬如吉川幸次郎说汉语有如“豪华的中华名菜”的丰富性;华美的语言,是理智的感动与美的感动的一致。类似于此的种种发现,令我对母语产生了没有过的意识。有名言说语言质量反映心灵,如今每天眼前文字林立,常是混凝土面貌。文学对文明,也许还有一些根本使命。 自然风景,离不了山山水水。占这本集子较多篇幅的三线山水,理解它们的第一个维度是内地,第二个是山川纵横、风光旖旎,第三个是与环境相关的风格,第四个是新中国历史里的三线建设,第五个是左右当下认知的“N线城市”的说法。五者复合,做诗歌的专门话题虽不多见,却是分布于学术各领域的常见兴趣。诗歌好就好在,可以在问题上做统统打包的认识,也可以散逸其外;而且文字经济,交流的同时,降低消耗、保持清减。这大约是诗歌文体宝贵的当代德性。 诗集标题叫“三线山水”,确有来自内陆的经验支持,但也不是要专门关心某些区域某类生活。其实,几线都有它有效的生活。“三线”之说的身段,多少有点一退而天空的意思。人生之初总是奋进,转身发现退而作的巨大吸引力。这可能是文学不错的立场,也有助于路上发现。譬如三线是中国山水最精彩的地带;社会主义气质的工厂福利区;厂的田野与厂的造园;厂内生态与超地方的单位风尚;无中生有的厂连上秦岭、巴山、汉江、宝成线、阳安线、宝汉公路、川陕公路、108国道,成为一个经验共同体……类似于此,都在告别令人无法容忍的刻板。诗歌在这工作中十分好用,民主、广泛、普遍,照顾周全。 远游无处不销魂,销魂似乎只能靠远游了。诗人好像旅游才能出诗,我对此也深有体会。这反映出日常里弥漫着伤害。我写了一些作品表明这得怪罪什么。如今远游的交通工具快且直接。与34个小时到目的地的绿皮火车相比,当日即达高铁的最大遗憾,是风景的亏损。贪恋享受的人会愈发流连前者。成昆、宝成或阳安山水的繁复与反复,一遍遍印入人本身。多年后,它们甚至融入自然,又以其人力特征而具有宗教感了。集子中三线山水之外的作品,不少来自新鲜的地方、例外的体验。我始终感觉中华风物有一种魔力,能令人产生生活的欲望。 诗集中的插画,是诗中所写若干具体地方的场景。感谢插画作者谢小凡先生。他六岁时跟随领命打通长江的父亲从重庆到攀枝花,长江没有打通,一座城就此诞生。时势与想象力让受之影响的许多人有共同经历,也让绝对无缘的外地人和本地人在一片山水里创造交流。这样想,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感谢诗集的赞助人,如今对文事的慷慨很稀罕,令人起敬。感谢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谢谢嵇易冬跨越太平洋的设计支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与诗人古冈,他们使得这诗集真实存在。
作者简介
范雪,诗人、学者。1984年生,汉中与海口成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任职于高校。曾在《诗刊》《诗林》《诗建设》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作品被译成英语、西班牙语。诗集《走马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获胡适诗集奖,作品入选洪子诚主编《阳光打在地上——北大当代诗选1978—2018》。
绘者简介
谢小凡,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承担新馆建设工作。著有《展览美术馆》《辨象——行走于艺术与建造之间》《黄宾虹〈画法要旨〉释读》《公约数》,主持编写(国颁)《公共美术馆建设标准》。
目录
三线山水 这地方造了一园美梦 乡村观光公路 惆怅的山河 感时一 感时四 小站 河流边的思想 风吹上原 山厂的梦 游泳池畔的下午 爱的劳役 夜睡以前 依恋 椒溪河儿童 高原回来 红星机械厂 夏歌 入夏的倾诉 今年夏天在盐边 不大客运了的成昆线 迷蛊的风景 一个女孩又回到了贵州 时代人生三种 关于风景的往事
江南 郁达夫 嵊山港 上车!看景 少女和大妈 上海一夜 散漫的年代 杭州雨夜 岁末流线 午夜义乌 夏天的幻觉 电梯上下 世纪的夜晚依然美丽 之江 善良
北地中原 小河边上 出差的旅人 春三月中随夫小住淮南有感 在淮蚌平原我自学用一小杯酒睡着 忆去年冬夏随夫住淮南 夏夜在灯里轮转
南方 夏日里的照片 南方 改开城市 岭南并不艰难 盐的忌廉 看少年吃肉 海南岛的启示 海南岛的祝福
山厂的梦
山坡上立在早晨淡金色水汽里的
有一片红砖旧楼房
经典大三线的样子,但不悲痛
悲痛漂浮在我们认识的表层
周身被它装饰得比真实还更真三分
糊住几窍,糊出压抑也累了的几十年
可是,山和巨大的原野
搞不清这些让人迷恋的衰弱
日复一日把大把玫瑰、色彩和烟霞
塞进我胸口,粗壮地启蒙
我熟悉的,挨着太平间是沿斜坡的菜市场
所以能在脚印里看到一些纯洁的纸钱
纯洁得跟农妇的乳沟一样
她们一对对蹲在凉风贯市的柔软的街上
跟核桃那么白甜,艳如烈霞
我按着心脏,转身有几秒思恋
随后想起这些结实的未来
而我在城市里的经历难道存在么
在我的手机里弥漫的信息难道有未来么
工厂喇叭在清清的灰色天气里奏响了一条大河
心在里面还是挂着淋雨,都是放牧场
乐事像运羊奶的铁皮车总会按时来
荡漾的国土四境的地方
我不知道为什么能如此自由
上海人说想开发这里,说资源紧俏
我怀恋地感到过去政策制造出折叠地理的亲密的奇迹
无法复制了。小雨里,山路沿河很婀娜
心事都该放弃了,惦记也就撤退了
接着的完全的晴空是一次温柔乡
搂着我在发烫的肤色里魂游
上海一夜
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 我只有让你心甘情愿把我搂进胸怀, 才能真的寸寸步步感受你。 所以每一次,我都在东湖路上开房, 再走去上音,沿途吃一个无花果松糕, 这次加杯酒酿拿铁—— 我看镜子,两千块的裙子 更富态了,白胖动人……东湖宾馆, 路右的那家999,路左的399, 我问自己, 哪个价格?哪个风格?哪个你? 是我的,是我的阶级,是我 通婚一样打开世界的一个机会? 心在自由公寓跳进冰激凌般的皮肤, 你的心跳噼里啪啦掉在我脸上, 我惊讶得要命, 怎么上海每一个路口, 都又快乐又动荡, 警察、吊车、探照灯、卷毛狗、有人刚洗完头 ——这一切,全部似懂非懂。
讲一个男女故事,会拉近喝酒的距离。 讲一个商业故事,狙击论文工作者饭桌游泳。 体会过极度敏感、极度融洽后的 官能,开始彻底肤浅。 我从两点吃喝, 再到两点,胸和胃已经胀得不行, 中间恍惚时想起你笑起来如清秋清澈的阳光, 因为我告诉你有些人床前明月光还讲左右呢。 所以,你知道人的真实吗? 只要我忠贞地总来这条街, 反反复复拥有,反反复复体验青绿梧桐之下 咖啡馆露天的本质, 和它阵前,你水管一样直接的想法。 它们的不羞怯, 让安心的动荡的劳动才是理所当然。 延安路高架边,粉红色字体 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 我们也是。 你有以上海花露水打底的清水的肤质, 象征现象再繁复, 一些天生之好。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