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数字人文》2025年第1期
《数字人文》辑刊2025年第1期,总计约30万字。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刊基于以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创新发展的理念,旨在为方兴未艾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理论探讨和专题研究的平台。
本期承袭创刊以来的常设栏目,设置7个专栏。
“教育与教学”栏目收录三篇文章。第一篇为“科技如何影响人文教育细节”跨学科笔谈的相关内容;第二篇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分析AIGC的教育情景;第三篇结合《文案策划与编辑》课程教学实例,重点呈现师生“人工智能观”的培育。
“基础设施”栏目收录两篇文章。第一篇以疫病相关物产为具体案例,运用复合检索机制及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构建方志中的涉疫物产知识图谱;第二篇分类并综述当前艺术领域的典型图像数据库,对艺术图像数据库建设方向作出展望。
“文本分析”栏目收录两篇文章。第一篇基于LDA主题模型对中国高校期刊中的数字文章展开文本挖掘研究;第二篇则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运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道德经》英译本的历史演变进程。
“现地研究”栏目收录一篇文章,运用数字人文方法对苏轼南迁的路线展开编年系地研究,考述相关路程、路况。
“概念与实践”栏目收录两篇文章。第一篇以数字化为主题,探讨了其历史渊源、核心概念及其对信息处理和文化研究的影响;第二篇探讨了可持续性的机械论解决方法、可持续性概念的复杂性,对未来教学、研究和机构建设实践作出展望。
“DHer访谈”栏目采访到剑桥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主任Caroline Bassett,访谈围绕“理解数字人文及其方法论”“数字人文叙事与当代发展”“数字人文教育设计”三个主题展开。
“DH资讯”带来了《数字人文时代的语言、移民与多语问题》一书的述介,及“2024 IDEC东亚古籍数字人文国际论坛”的综述。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