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何守奇批点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小说评点或称之为批点、批评、评批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一大特色,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清乾嘉始,由于《聊斋志异》的广泛流传,引起了当时社会上文人学士的重视,参与评点者人数众多,但按其评点数目和质量来看,评点范围较广、理论价值较大较为突出的主要有:王士祯、何守奇、冯镇峦、但明伦等。这类评点中融入了评点者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对小说思想阐释、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章法结构等做了详细的批注。根据近年海内外的新发现,何守奇评本出现了两个重要版本,一是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一经堂本,另一个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嘉庆序本。何评本的评点时间和刊刻时间前推至清嘉庆21年(1816),推翻了之前普遍认为的道光三年。仅晚于聊斋的初刻本青柯亭本。故何守奇评本的出现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其评点是全方位的,涵盖全书。全书评语共972条,包括文间夹批632条,篇末总批340条。后世翻刻颇多。截至目前何守奇评点本从未出版过影印本,更不要说新发现的嘉庆刊本。故此次出版必将嘉惠学界,意义非凡。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