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八章,围绕科技服务业的概念、政策、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领域发展情况、重点区域发展案例、硬科技企业培育和发展、发展问题与建议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书对科技服务业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深化我国对科技服务业的认识,为科技服务业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加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同时,本书通过对我国重点领域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其存在问题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重点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色路径。这些理论成果不仅丰富了科技服务业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分析了科技服务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特色路径,为地方政府在制定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创新性的阐述硬科技企业在科技服务业中的培育和发展,厘清了硬科技企业的内涵,明确了硬科技企业培育与科技服务业的关系,对于加强硬科技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深入探讨了科技服务业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黄蕴华,2013年5月起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现任中心知识产权所副所长,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知识产权工委会秘书长,牵头支撑科技服务相关政策制定、标准体系建立等工作,先后主持多项重点项目,包括《硬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电子签名跨境互认研究》等。
1 我国科技服务业体系范围与定位
一、科技服务业基本概念 1
二、技术市场与科技中介组织 11
2 我国科技服务业政策体系
一、国内科技服务业政策研究 18
二、国际科技服务业政策比较 28
3 国际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 33
二、日本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 37
三、德国科技服务业支撑模式 39
四、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2
4 我国科技服务业标准建设
一、科技服务业标准化 44
二、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 47
三、存在问题 48
四、对策建议 49
5 我国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
一、研究开发服务 51
二、技术转移转化服务 58
三、企业孵化服务 63
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74
五、科技金融服务 82
六、知识产权服务 86
6 重点区域科技服务业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创新
一、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创新引领模式 94
二、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模式 107
三、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支撑模式 117
四、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产学研融合模式 126
五、重庆市科技服务业西部创新发展模式 133
7 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一、科技服务业顶层设计挑战 140
二、技术市场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143
三、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能力障碍 144
8 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战略 147
二、技术市场优化升级策略 150
三、科技中介组织能力提升路径 152
四、科技服务业与产业发展融合推进机制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