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化学实验(一)—基础知识与仪器(倪鲁彬)(第三版)
定 价:45 元
- 作者:扬州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南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常州工学院 合编 刁国旺 总主编 倪鲁彬、刘巍 主编
- 出版时间:2025/9/1
- ISBN:9787122483713
-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O6-3
- 页码:272
- 纸张:
- 版次:03
- 开本:16开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大学化学实验》共包括四个分册:基础知识与仪器,基本操作,仪器与参数测量,综合与探究。
第一分册为基础知识与仪器,共5章,在介绍实验室安全与管理的基础上,对各类实验基础操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测量与控制技术一章介绍了各类测温、测压和真空技术;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评价一章对数字计算规则、误差处理、图表制作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最后一章介绍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常见的52种仪器的简单原理和使用步骤等进行了系统介绍,这些内容对高年级学生或科研人员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一)基础知识与仪器》(第三版)内容广泛、系统,适用于化学、化工、环境、生物、制药、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和科研的相关人员参考。
倪鲁彬,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09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随后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攻读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毕业回国进入扬州大学工作。目前担任国际电化学会会员和《polyoxometalate》期刊青年编委,江苏省大环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电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创新医药与医用材料分会副秘书长、扬州市化学化工协会理事,扬州市腐蚀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杂多酸的设计及其在抗癌、催化和储能领域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1项。
第1章 绪论 1
1.1 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1
1.2 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
1.2.1 实验的预习与设计 2
1.2.2 实验记录和报告 2
1.2.3 教师的主导作用 3
1.3 实验室管理 4
1.3.1 实验室规则 4
1.3.2 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 4
1.3.3 化学灼烧、烫伤、扎伤的预防 5
1.3.4 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5
1.3.5 防火与灭火 6
1.4 化学试剂基本常识及其安全保管 7
1.4.1 化学试剂的分类 7
1.4.2 化学试剂的安全保管 8
1.5 实验室中的绿色化学 8
1.6 实验室三废处理的一般方法 10
1.6.1 废气的处理方法 10
1.6.2 常见废液的处理 10
1.6.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13
第2章 基本操作技术 14
2.1 玻璃仪器 14
2.1.1 常用玻璃仪器简介 14
2.1.2 玻璃加工技术 24
2.1.3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28
2.2 加热技术 31
2.2.1 实验室加热设备 31
2.2.2 加热技术 35
2.3 冷却技术 37
2.4 试剂的取用与处理 38
2.4.1 固体试剂 38
2.4.2 液体试剂的取用 39
2.4.3 气体试剂使用 45
2.4.4 溶液的配制 48
2.5 分离与提纯技术 53
2.5.1 干燥 53
2.5.2 固液分离 57
2.5.3 提取 62
2.5.4 蒸馏 65
2.5.5 简单分馏 66
2.5.6 色谱法 67
2.5.7 离子交换色谱法 72
2.5.8 结晶与重结晶 74
2.5.9 升华 76
2.6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 76
2.6.1 试样的制备 76
2.6.2 试样的分解 77
2.6.3 待测组分的分离 78
2.7 滴定分析技术 78
2.7.1 容量瓶、移液管、移液枪 79
2.7.2 滴定管 79
2.7.3 滴定操作 81
2.8 重量分析技术 82
2.8.1 试样的分解 82
2.8.2 沉淀的进行 82
2.8.3 沉淀的过滤 83
2.8.4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85
2.9 常用试纸的使用 86
2.9.1 试纸的种类 86
2.9.2 试纸的使用方法 87
第3章 测量与控制技术 88
3.1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88
3.1.1 温标 88
3.1.2 水银-玻璃温度计 89
3.1.3 贝克曼温度计 90
3.1.4 热电偶温度计 91
3.1.5 铂电阻温度计 92
3.1.6 热敏电阻温度计 92
3.1.7 恒温槽 92
3.2 气体压力的测量 94
3.2.1 福廷式(Fortin)气压计 94
3.2.2 U形压力计 95
3.2.3 弹簧压力计 95
3.3 真空技术 96
3.3.1 真空的获得 96
3.3.2 真空的测量 97
3.3.3 真空系统的检漏 99
3.4 真空系统的安全操作 99
第4章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评价 101
4.1 误差理论 101
4.1.1 误差 101
4.1.2 准确度与误差 101
4.1.3 精密度与偏差 102
4.1.4 误差传递 103
4.1.5 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04
4.2 数据处理 105
4.2.1 有效数字及计算 105
4.2.2 记录及计算分析结果的基本原则 106
4.2.3 可疑值的取舍 106
4.2.4 常用仪器估计精度 107
4.2.5 显著性试验 108
4.2.6 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 110
4.3 Excel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13
4.3.1 用Excel制工作表 113
4.3.2 Excel编辑表 115
4.3.3 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 117
4.3.4 Excel的图表 117
4.3.5 实验数据处理应用实例 118
4.4 Origin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121
4.4.1 Origin主要功能 121
4.4.2 Origin的安装 121
4.4.3 数据输入 122
4.4.4 图形生成 123
4.4.5 坐标轴的标注 124
4.4.6 线条及实验点图标的修改 125
4.4.7 数据的拟合 125
4.4.8 其他功能 126
第5章 常见仪器的使用 128
5.1 分析天平 128
5.1.1 双盘电光分析天平 128
5.1.2 电子天平 130
5.1.3 固体样品的称量方法 132
5.1.4 液体样品的称量方法 133
5.2 酸度计 133
5.2.1 工作原理 133
5.2.2 使用和操作方法 134
5.3 DDS-11A型电导率仪 136
5.3.1 工作原理 136
5.3.2 仪器使用 136
5.4 电化学分析仪/工作站 138
5.4.1 基本原理 138
5.4.2 CHI660B电化学分析仪/工作站的使用 139
5.5 电位差计 139
5.5.1 工作原理 139
5.5.2 UJ-25型直流电位差计 140
5.5.3 借助分压箱测量高于电位差计上限电压的方法 141
5.5.4 标准电池 141
5.6 库仑滴定仪 142
5.6.1 库仑滴定原理 142
5.6.2 库仑滴定终点指示方法 143
5.6.3 库仑滴定装置 143
5.6.4 库仑仪使用方法 143
5.6.5 库仑仪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44
5.7 极谱仪 144
5.7.1 极谱分析原理 144
5.7.2 极谱分析装置 145
5.7.3 极谱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45
5.8 电位滴定仪 145
5.8.1 电位滴定的原理 145
5.8.2 电位滴定仪器装置 146
5.8.3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使用 146
5.9 毛细管电泳仪 147
5.9.1 基本原理 147
5.9.2 P/ACE MDQ型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 147
5.9.3 注意事项 148
5.10 介电常数测试仪 149
5.10.1 基本原理 149
5.10.2 使用方法 149
5.11 阿贝折光仪 150
5.11.1 基本原理 150
5.11.2 使用方法 150
5.12 旋光仪 151
5.12.1 基本原理 151
5.12.2 测定方法 152
5.12.3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153
5.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53
5.13.1 基本原理 153
5.13.2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54
5.1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55
5.14.1 基本原理 155
5.14.2 红外样品的制备 155
5.14.3 操作步骤 157
5.15 拉曼光谱仪 157
5.15.1 基本原理 157
5.15.2 拉曼光谱仪 158
5.15.3 拉曼光谱仪的使用 158
5.16 荧光光谱仪 159
5.16.1 基本原理 159
5.16.2 F4500型荧光光谱仪的使用 159
5.17 流动注射仪 160
5.17.1 基本原理 160
5.17.2 操作步骤 161
5.18 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 161
5.18.1 工作原理 161
5.18.2 德国布鲁克D8 ADVANCE衍射仪的主要部件及技术指标 162
5.18.3 样品的准备 163
5.18.4 样品的测量 163
5.18.5 物相的定性分析方法 164
5.18.6 数据处理 164
5.19 单晶X射线衍射仪 164
5.19.1 单晶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164
5.19.2 单晶X射线衍射仪装置 165
5.19.3 单晶X射线衍射仪的使用 165
5.20 原子发射光谱 166
5.20.1 基本原理 166
5.20.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166
5.20.3 仪器使用操作方法 167
5.21 原子吸收光谱 168
5.21.1 基本原理 168
5.21.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168
5.21.3 仪器操作使用方法 171
5.22 原子荧光光谱仪 171
5.22.1 基本原理 171
5.22.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171
5.22.3 仪器操作使用方法 172
5.23 气相色谱法 172
5.23.1 气相色谱法原理 172
5.23.2 气相色谱仪组成 173
5.23.3 气相色谱法特点 173
5.23.4 气相色谱仪使用 173
5.23.5 注意事项 174
5.24 高效液相色谱法 174
5.24.1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174
5.24.2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 175
5.24.3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 175
5.24.4 仪器保养 176
5.25 快速制备液相色谱仪 177
5.25.1 概述 177
5.25.2 Isolera快速制备色谱仪组成 177
5.25.3 Isolera快速制备色谱仪的操作 178
5.26 高分辨质谱仪 179
5.26.1 质谱仪原理 179
5.26.2 质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179
5.26.3 质谱分析方法 180
5.26.4 maXis质谱仪的结构 181
5.26.5 maXis质谱仪的工作模式 181
5.26.6 maXis质谱仪操作使用方法 182
5.26.7 注意事项 183
5.2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84
5.27.1 概述 184
5.27.2 LCMS-2020组成 184
5.27.3 LCMS-2020操作步骤 185
5.2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91
5.28.1 概述 191
5.28.2 安捷伦气-质联用(气相色谱7890B-质谱联用仪5977A) 192
5.28.3 GC-MS操作步骤 192
5.29 凝胶色谱仪 197
5.29.1 分离机理 197
5.29.2 标定曲线 198
5.29.3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199
5.29.4 凝胶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
5.29.5 凝胶色谱仪的使用操作 202
5.29.6 注意事项 202
5.30 离子色谱 203
5.30.1 基本原理 203
5.30.2 操作步骤 203
5.30.3 注意事项 203
5.31 古埃磁天平 204
5.31.1 基本原理 204
5.31.2 磁天平的使用 205
5.31.3 CT5型高斯计 205
5.32 核磁共振波谱仪 206
5.32.1 核磁共振原理 206
5.32.2 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组成部分 207
5.32.3 核磁共振分析方法 209
5.32.4 仪器操作使用方法 211
5.32.5 注意事项 211
5.33 顺磁共振波谱仪 212
5.33.1 顺磁共振原理 212
5.33.2 顺磁共振仪器 213
5.33.3 顺磁共振参数 215
5.33.4 仪器操作使用方法 217
5.34 荧光倒置显微镜 217
5.34.1 基本原理 217
5.34.2 荧光倒置显微镜的使用 217
5.34.3 注意事项 219
5.35 偏光显微镜(DMLP) 219
5.35.1 基本原理 219
5.35.2 DMLP偏光显微镜的使用 220
5.35.3 注意事项 221
5.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22
5.3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基本原理和结构 222
5.36.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223
5.36.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 223
5.37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6
5.37.1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226
5.37.2 透射电子显微镜特点 226
5.37.3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 227
5.37.4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技术参数 228
5.37.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表征手段和技术 228
5.37.6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 228
5.38 原子力显微镜 229
5.38.1 基本原理 229
5.38.2 工作模式 230
5.38.3 NS3A+型原子力显微镜的使用 230
5.38.4 注意事项 231
5.39 全自动气体吸附仪 232
5.39.1 基本原理 232
5.39.2 等温线类型 232
5.39.3 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计算 233
5.39.4 孔径分布的测定 236
5.39.5 操作过程 237
5.39.6 注意事项 237
5.40 高压气体吸附仪 238
5.40.1 基本原理 238
5.40.2 操作过程 239
5.40.3 注意事项 239
5.41 氧弹式量热计 239
5.42 差示扫描量热仪 240
5.42.1 差示扫描量热法基本原理 240
5.42.2 DSC测试的基本操作 242
5.42.3 DSC仪使用注意事项 243
5.43 同步热分析仪 244
5.43.1 同步热分析技术简介 244
5.43.2 TGA基本原理 244
5.43.3 样品测试程序 246
5.44 表面张力测量仪 248
5.44.1 基本原理 248
5.44.2 DCAT11型表面张力仪的使用 249
5.45 元素分析仪 250
5.45.1 基本原理 250
5.45.2 系统结构 250
5.45.3 CHN模式操作规程 251
5.45.4 注意事项 253
5.4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253
5.46.1 基本原理 253
5.46.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254
5.46.3 仪器使用操作方法 255
5.46.4 仪器的灵敏度、检出限和精密度 255
5.47 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 256
5.47.1 基本原理 256
5.47.2 仪器使用方法 257
5.47.3 注意事项 257
5.48 圆二色光谱仪 257
5.48.1 基本原理 257
5.48.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259
5.48.3 仪器使用操作方法 259
5.49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60
5.49.1 基本原理 260
5.49.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261
5.49.3 仪器操作使用方法 262
5.49.4 仪器主要应用领域 263
5.50 激光热导仪 264
5.50.1 基本原理 264
5.50.2 仪器使用操作方法 264
5.50.3 仪器样品制备要求 265
5.51 Hotdisk热导仪 265
5.51.1 基本原理 265
5.51.2 仪器主要组成部分 265
5.51.3 仪器主要操作方法 266
5.51.4 仪器使用优缺点 266
5.52 热成像仪 267
5.52.1 工作原理 267
5.52.2 仪器主要操作方法 267
5.52.3 仪器测试对象 267
5.52.4 仪器注意事项 268
附录 269
附录一 常见酸碱的密度与浓度 269
附录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25℃) 269
附录三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269
附录四 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5℃) 271
参考文献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