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擎思想之旗,加强理论武装;在斗争实践中,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论、组织、机制日臻成熟,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对抗战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和媒介进行理性分析与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书基于传播学视角,聚焦抗战时期党所运用的报刊、歌曲、标语、口号、绘画、戏剧、广播、电影等宣传媒介,论述了党在抗战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容、特点、作用和发展规律,以及对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抗战精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 回顾记载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历史,以各种具体的宣传媒介上珍贵的史料,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2015年 9月 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招待会上说: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a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源自郭沫若的《归国杂吟》。本书用蹈厉戎衣来表达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降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直到 1939年 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前,中国军民始终是孤军奋战。在列强中,日本是给中国带来灾难最重的国家。b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经过长达 14年的浴血奋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败于美国,而且更惨地败给了中国。正确地说,败给了中国人民c。中国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彻底终结了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屈辱历史,洗刷了抗击外敌入侵屡败屡战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
a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 b《发展中日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1998年11月26日),载《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241页。 c[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三册),马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第 280页。
大国地位,并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浴血奋战的胜利,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鼎力支持的胜利,更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b。面临空前的浩劫,挽救民族于危亡,就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c。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唤醒民众、组织群众、瓦解与打击敌人的战斗号角、有力喉舌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d。抗日战争是场政治与军事搅在一起的战争e,是中日双方物质力量的角逐,更是精神力量的对决,如果不注意最大限度运用自己的政治武器,想单纯地拿刀矛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没有不被消灭的f。中国人民欲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实行全国军队的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严格执行全面的民族抗战群众战争和人民的全面的战争的路线。抗日战争时期,党始终把宣传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作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开路先锋,积极探索完善宣传工作的思想理念、方针原则、政策策略、阵地队伍建设等,与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思想舆论斗争。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高擎思想之旗、加强理论武装,激荡爱党爱国深情、汇聚磅礴力量,围绕中心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擦亮
a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 b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共产党员》,2020年10月3日第19期。 c《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 d《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7年10月25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5页。 e[日]石岛纪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中国战线》,彤宇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
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 1辑),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51页。 f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委员会编:《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0页。
前.言
中国名片、展现中国形象。与此同时,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论、组织、机制日臻成熟的时期,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广泛向社会各界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搭建了诸多宣传媒介。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媒介,对不同类别的受众都起到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其作为舆论宣传的物质载体对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党的良好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媒介以书面、口语、视听三大媒介系统为主。书面媒介系统可分为印刷媒介与文字媒介,其中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文字媒介包括标语、传单、壁报等。口语媒介系统可分为谈话、演说类媒介与表演类媒介,谈话、演说类常见的形式有谈话、演讲、口号、讲故事等,表演类常见形式有歌曲、歌谣、戏剧等。视听媒介系统主要分为广播与电影两个类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宣传战线上发挥了作用,大放异彩。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宣传媒介为经线,以党在各个时期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为纬线,串联起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宣传历史画卷。以抗战歌曲为例: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 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中国共产党歌曲创作主要以抗日救亡为主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至 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中国共产党则以动员民众齐心抗战、坚定抗战信念及塑造党的形象为歌曲主题。总之,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各类媒介,动员人民群众,领导全民族抗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唤醒了勇敢的中国人民,唱响了抗日救国的主旋律,激励了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拼搏奋斗。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a本书尝试挖掘抗战时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史料,力图对党的宣传媒介予以系统性梳理,还原党的宣传工作场景,展示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方面对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击敌人工作做出的有益探索,为新时代使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强起来提供历史借鉴。
a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4日。
易继苍,博士、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梯次人才。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完成各级政府委托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共5部、译著1部。先后获得浙江省社科联第六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浙江省一流课程1项,为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委宣传部红船精神讲师团成员、浙江省教育厅中国道路、畅想中国讲师团成员,浙江卫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大型政论栏目嘉宾。
屈胜飞,1981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浙江省152党史人才青年骨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编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专项工程子课题各1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
杨菁,女,1967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无问西东 抗战时期的外国友人》《宋美龄与西安事变》等著作近20部,其中《无问西东》入选中国好书6月榜,发表论文30余篇。
第一章.信使与通道:党对媒介的认知与实践 / 1
第一节媒介感知偏向:万物皆媒、媒尽其用的泛媒介观 / 3
第二节媒介内生态:党的宣传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与优化 / 11
第三节媒介批评:宣传工作的自我检视 / 22
第二章.舆论喉舌:抗日报刊与党的宣传工作 / 35
第一节抗日的先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宣传的高潮 / 36
第二节团结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 / 54
第三节鼓舞斗志:对抗日军事斗争的宣传 / 76
第四节稳固的后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与宣传 / 96
第五节中流砥柱:党的建设与宣传 / 118
第六节英雄赞歌:抗日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 / 129
第三章.铁血弦歌:抗战歌曲与党的宣传工作 / 143
第一节为救亡呐喊:国亡家破祸在眉梢 / 144
第二节动员民众齐心抗战:复我河山,共救中国 / 153
第三节激越斗志:把敌人消灭亡 / 165
第四节塑造党的形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77
目.录
第四章.民族呐喊:抗日标语口号与党的宣传工作 / 193
第一节争取千百万群众: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 196
第二节强基固本:党的建设与抗日根据地建设 / 206
第三节宣传战: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攻势 / 215
第四节争取国际力量支援: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胜利万岁! / 225
第五章.烽火丹青:抗战美术与党的宣传工作 / 233
第一节《对内与对外》:揭露社会黑暗与人民疾苦 / 235
第二节《全民抗战的巨浪》:团结协作共筑抗日长城 / 243
第三节《提高抗日军民文化水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250
第四节《伪军的三条路》:开展反敌伪与对外宣传 / 258
第六章.革命演绎:抗战戏剧与党的宣传工作 / 267
第一节反映现实中的苦难:活的艰难与死的凄惨 / 269
第二节宣传抗战思想:共赴国难,视死如归 / 277
第三节加强根据地建设:顽强生命力的张扬 / 284
第四节开展政治攻势:精诚团结促成和平阵线 / 296
第七章.音像传播:广播电影与党的宣传工作 / 305
第一节空中传音:中国共产党的广播宣传 / 306
第二节人民的画面: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宣传 / 323
结.语 / 337主要参考文献 / 340后.记 /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