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基础》是会展相关专业的入门教材。全书内容包括初识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展览会、会议、节事活动、奖励旅游、会展场馆设计与管理服务、会展行业管理、数字化会展九个项目。
本书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与前沿性,紧紧围绕新时代特征,突出理念创新、体例创新、内容创新。本书项目任务式设计,增添师生互动;丰富新颖的案例,拓宽学生视野;二维码多媒体呈现,提高学习趣味;学界观点业界经验有机融入,理实一体,知行合一;配套微课、课件等资源,提升学习效果。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会展相关专业会展概论、会展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中职、本科相关专业选用,还可作为行业的培训、自学和参考资料。
在表现形式上,撷取案例新颖,图文并茂,通过二维码等多样化方式拓展教材物理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尽享知识字符的律动,感受理论内容的多彩,沉浸式体验产业魅力。
在体系架构上,精心设计了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知识精讲知识检测 实战训练三段式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引导案例引入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然后细致讲解理论知识、分析经典案例、强化知识理解,最后通过检测与实操帮助学生亲近产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每章末设置岗课赛证融通板块,提升综合育人成效。
在创新意识和价值引领上,设置做一做资料卡微案例等板块,让学生知晓产业、热爱产业、投身产业,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探索新知,培养学生以技傍身、以用立业,启迪学生以爱兴产、以德立身。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触摸世界的窗口城市的面包和奶酪无烟产业旅游业皇冠上的宝石等美誉的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内外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会展不仅仅是商品展示和交易的场所,更是信息交流、思想碰撞、业务拓展的重要平台。如今,会展已经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桥梁,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增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中国的会展经济跑入快车道,会展活动的数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北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北京冬奥会、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杭州亚运会等成功举办,令人叹为观止。截至2024年底,中国有265个展会项目通过了UFI的认证,同比增长超过20%;UFI会员单位253家,同比增长10%,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市场。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VR、AR、AI、大数据技术应用,会展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前景无限。
面对会展业发展的大趋势,会展教育迎来巨大机遇和挑战,其中教材建设作为会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概论、导论、基础等入门类教材在内容上偏重会展基础理论知识和行业基本认知层面,容易出现新鲜度不足、趣味性差、感染力匮乏、互动性欠缺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教材编写团队采取了以下三点策略。
在表现形式上,撷取案例新颖,图文并茂,通过二维码等多样化方式拓展教材物理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尽享知识字符的律动,感受理论内容的多彩,沉浸式体验产业魅力。
在体系架构上,精心设计了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知识精讲知识检测 实战训练三段式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引导案例引入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然后细致讲解理论知识、分析经典案例、强化知识理解,最后通过检测与实操帮助学生亲近产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每章末设置岗课赛证融通板块,提升综合育人成效。
在创新意识和价值引领上,设置做一做资料卡微案例等板块,让学生知晓产业、热爱产业、投身产业,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探索新知,培养学生以技傍身、以用立业,启迪学生以爱兴产、以德立身。
《会展基础》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谢维光、佳木斯大学徐艳红担任主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杨娇、吴艳林担任副主编。其中谢维光负责总策划、统筹、审定,并编写项目一、项目二,杨娇编写项目三、项目八,徐艳红编写项目四~项目六,吴艳林编写项目七,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尹莹、朱晨明编写项目九,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张杰丽参与编写项目一,义乌国际商贸学校王萍参与编写项目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钟可嘉负责全书岗课赛证融通、附录的编写和课件制作。参编人员来自中职、高职、本科学校,注重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贯通。
本书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编写过程中得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自贸区产教融合体的大力支持,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有限公司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商城国际会展学院重要成果,是浙江省高职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研究(JG20230227)、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会展专业群校企互嵌式产教深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JG20240240)、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课题义乌市会展数字化水平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策略(2024084)、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22校级教材项目成果。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行业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提供的宝贵行业经验和专业见解,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配套资料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书适用于会展相关专业,可作为会展概论、会展基础等专业课程的教材,中高职一体化、高职高专、本科等学历教育以及行业培训也可选用,同时可作为广大社会人士了解和学习会展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会展实践技能的通用读本。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欠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万分感激。会展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会展知识、理论与实践需要与时俱进,我们诚挚地希望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完善和更新内容,共同推动会展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反馈邮箱:shim@tup.tsinghua.edu.cn
谢维光
2025年2月
项目一 初识会展 1
任务一 了解会展 3
一、会展的概念 3
二、会展的特点 7
任务二 厘清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9
一、会展的早期阶段 9
二、国外会展业的近现代史 11
三、中国会展业的近现代发展 15
任务三 分辨会展的类型 24
一、会议 24
二、展览 25
三、节事 26
四、奖励旅游 26
任务四 掌握会展的功能 27
一、会展的经济社会作用 27
二、会展与新质生产力 30
项目二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 34
任务一 认识会展业 37
一、会展业的概念 37
二、会展业的特点 40
三、会展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43
任务二 了解我国会展业发展 46
一、中国会展业宏观情况 46
二、中国会展业未来展望 53
任务三 分析会展经济 56
一、会展经济的概念 56
二、世界会展格局与最新发展数据 57
三、我国会展经济的空间分布 59
项目三 展览会 63
任务一 认识展览会 65
一、展览会的概念 65
二、展览会的功能 66
三、展览会的类型 68
任务二 辨识展览会参与者 71
一、展览会参与者构成 71
二、展览会参与者的相互作用 76
任务三 厘清展览会活动程序 77
一、展览策划阶段 77
二、展前工作阶段 87
三、展中管理阶段 89
四、展后评估阶段 93
项目四 会议 96
任务一 认识会议 97
一、会议的概念 97
二、会议的功能 98
三、会议的种类 101
四、会议的构成要素 107
任务二 掌握会议策划的内容 108
一、会议策划的含义和意义 108
二、会议策划的原则 109
三、会议策划的关键 110
任务三 厘清会议服务与管理程序 116
一、会议服务 116
二、会议管理 120
项目五 节事活动 126
任务一 认识节事活动 127
一、节事活动的定义 127
二、节事活动的特点 128
三、节事活动的分类 130
四、节事活动的功能 133
任务二 掌握节事活动策划流程 136
一、节事活动策划原则 137
二、节事活动策划方法 139
三、节事活动策划关键 140
四、节事活动策划流程 143
五、节事活动评估 147
任务三 熟悉节事活动现场管理工作 149
一、节事活动场地布置与装饰 149
二、节事活动现场接待服务 152
三、节事活动工作实施管理 154
项目六 奖励旅游 158
任务一 认识奖励旅游 160
一、奖励旅游概念与认识误区 160
二、奖励旅游特点 162
三、奖励旅游类型 164
四、奖励旅游功能 166
任务二 掌握奖励旅游策划内容 166
一、奖励旅游策划原则 167
二、奖励旅游策划流程 168
项目七 会展场馆设计与管理服务 172
任务一 认识会展场馆 174
一、会展场馆概念及其类型 174
二、会展场馆的功能 175
三、会展场馆的经营服务指标 177
任务二 了解场馆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178
一、设计原则 178
二、设计要求 180
任务三 掌握场馆服务与管理的内容 182
一、场馆服务 182
二、现场管理 185
项目八 会展行业管理 189
任务一 认识会展行业管理 190
一、会展行业管理的概念 190
二、会展行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91
三、会展行业管理的模式与手段 192
任务二 熟识会展行业组织 196
一、国际会展行业管理组织 196
二、国内会展行业管理组织 198
任务三 掌握会展相关政策法规 201
一、国家层面的会展政策与法规概览 201
二、地方层面的会展政策与法规实践 202
三、行业规范与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203
四、会展政策与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03
项目九 数字化会展 207
任务一 认识会展数字化 209
一、会展数字化的概念 209
二、会展数字化的意义 211
三、会展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213
任务二 应对会展数字化挑战 214
一、会展数字化挑战的表现 214
二、会展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策略 215
三、政府推动会展数字化转型对策 216
参考文献 220
附录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