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甲盘,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出土。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清吴式芬《攈古录》卷三作兮田盘,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卷十六作兮伯盘,方浚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卷七作兮伯吉父盘。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作者林子序先生基于对篆字的数十年研究,以规律的方法进行总结,帮助临习者正确辨识字形、清晰笔顺,并增加楹联创作范例,使读者临之有法,并收获更为系统的文字知识,是一本综合性强而又实用的临写本。
益之兄林君,斋号一枝堂,精研篆籀有年矣。其治学之道,独辟蹊径,力主由篆入书之说,诚为当今书坛之清流。余每观其著述,未尝不叹服其用心之专、用力之勤。今《兮甲盘习法举要》又将付梓,嘱余为序,敢不从命?
夫金石之学,自乾嘉以来,学者多用以考经证史。然益之兄独具慧眼,每于吉金文字中窥见书道真谛。其《小篆习法举要》诸书,早已风行海内,为习篆者之圭臬。今复著《兮甲盘》一编,可谓集其大成。
考兮甲盘铭文,乃周宣王五年事。其文曰:王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猃狁于彭衙。此记宣王亲征猃狁,而兮甲从征有功,获赐车马之荣。继而受命政司成周四方积,至于南淮夷,专司贡赋之事。其文辞简奥,笔意浑厚,诚西周金文之典范。
益之兄此书,既详析字形笔法,复考其文义源流。其于既死霸之纪日,政司成周之职守,皆能旁征博引,锤实前人之述。至于淮夷旧我帛畮人一段,尤见其论证之力。盖淮夷之贡赋,布帛粮谷,皆有定制;其交易场所,亦有定所。违者必罚,此所以见周室之威也。
余尝谓:习篆者当知字,知字者当明文。益之兄此书,既示人以笔法,复晓人以文义,可谓双美兼具。其析字也,若庖丁解牛,批郤导窾;其释义也,如老吏断狱,明察秋毫。学者得此一编,不惟可习篆法,更可窥见三代之制,岂非快事?
今人习书,多趋时好,而益之兄独守古道。其以小篆为基,上溯金文,下开隶楷,自成体系。观其所著,自《小篆习法举要》至《〈兮甲盘〉习法举要》,皆一脉相承,循序渐进。此非特为习字之助,实乃传薪之举也。
子子孙孙永宝用,此古人制器之常辞。然器物易朽,文字长存。益之兄以翰墨传古,使三千年前之文字,复现于今日,其功岂在禹下?是为序。
董芷林谨识
乙巳春阳于沪上撷余楼
林子序,字益之,斋号一枝堂。1947年生于都匀。祖籍福建,世居湖北,现供职于上海。致力推行从小篆入门学习书法、学习汉字的理念与实施。出版有《500字通篆识记小篆的捷径》《小篆习法举要》《〈散氏盘〉习法举要》《小篆正形》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