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2024年5月上海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遵循,推进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样本,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和全球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上海方案。
本书从建设美丽上海、打造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上海样本出发,书写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不断深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上海特色的美丽城市建设新路,为实现人民对包括优美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努力的时代华章。
本书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样本。首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传承与发展的时间维度、不同尺度与类型的空间维度、各领域相互协作的关系维度三个方面,对美丽上海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责任担当与内在逻辑等进行学理性阐释和政策性解读。其次,从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治理、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改善、公园城市、金山宝山南北转型、生态安全与城市韧性、长三角一体化治理等经典案例、重要领域、重点问题的小切口,讲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道理。最后,探究归纳美丽上海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密码,并在全球叙事下讲好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故事。
前言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并进一步指出建设美丽城市。2025年1月,《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个文件相继印发实施,美丽中国建设1 1 N实施体系不断完善:第一个1,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这是统揽美丽中国建设各项举措的纲领性文件;第二个1,是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支撑;N是指分领域行动,既包括城乡建设领域的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也包括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其他重点领域。至此,一个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的全领域转型,涵盖包括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的全方位提升,包括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地域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行为自觉的全社会行动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格局已经形成。
上海立足于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样本,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和全球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上海方案。2024 年5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通过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持续巩固和十六五全面提升,到2027 年美丽上海建设成效显著、2035 年美丽上海总体建成和本世纪中叶美丽上海全面建成的目标愿景,明确将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统筹低碳发展、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科技引领、区域合作等各项工作,提出了十美共建,打造独具海派特色、拥有国际风范、体现秀外慧中的美丽上海。《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也于2024年9月正式发布。
近年来,上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放在全市大局中进行谋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美丽上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对照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盼相比,仍存在薄弱环节,超大城市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有欠缺,破解超大城市环境问题仍需加力。
本书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样本。首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传承与发展的时间维度、不同尺度与类型的空间维度、各领域相互协作的关系维度三个方面,对美丽上海的基本内涵、时代特征、责任担当与内在逻辑等进行学理性阐释和政策性解读。其次,从黄浦江苏州河一江一河治理、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改善、公园城市、金山宝山南北转型、生态安全与城市韧性、长三角一体化治理等经典案例、重要领域、重点问题的小切口,讲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道理。最后,探究归纳美丽上海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密码,并在全球叙事下讲好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故事。
包存宽,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战略环境评价与综合决策、生态城市及其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红丽,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助理研究员。
前 言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样本 / 1
第一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思想引领 / 1
一、思想引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1
二、价值遵循: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 4
三、人民性立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13
四、实现路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17
第二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政策分析 / 23
一、美丽城市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23
二、美丽上海建设的政策解读 / 31
三、美丽上海建设的规划分析 / 43
第三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空间格局 / 47
一、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上海更美 / 47
二、一江一河: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 53
三、美丽街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 / 66
四、新城崛起:日新月异 / 76
五、美丽乡村:超大城市的亮色与根基 / 82
第四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公园 与 公园 / 86
一、公园姓公:生态产品的空间载体 / 86
二、千园之城:完善的城乡公园体系 / 90
三、人民满意:评判公园的依据 / 104
四、你好和平:公园改造的典范 / 109
五、生境花园:在社区拥抱荒野 / 117
第五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绿色转型亮点 / 120
一、宝山宝钢:绿色发展的铁汉柔情 / 121
二、石油化工:低碳转型的绿色金山 / 127
三、上海西岸:数字赋能的徐汇蝶变 / 132
第六章 美丽上海建设的生态安全底线 / 138
一、推动风险应急的能力建设 / 138
二、筑牢安全韧性的生态底线 / 146
三、构建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 / 156
第七章 讲好美丽中国建设的上海故事 / 163
一、方厅水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 163
二、世界城市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175
三、主题会展:超大城市环境治理 / 185
结 语 开创美丽中国建设的城市新范式 / 194
参考文献 / 202
后 记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