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是一个在历史实践中不断演进和建构的动态概念,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并深度嵌入社会环境的背景下,数字媒介无疑已经渗透到城市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并且对城市形象的国际表达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聚焦数字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特点与趋势,设计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形象数字IP概念并进行具象分析,以全球视野阐释城市形象数字传播的典型案例,立足上海打造全球城市IP的现实背景,提出打造上海城市IP的相关建议,也为其他城市的IP打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助力城市IP真正成为助推城市转型升级和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数字技术日渐融入城市传播各环节,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播渠道的数字化和平台化使得参与城市形象构建的主力军从主流媒体转向多元化的平台用户群,而城市形象的数字传播又日渐成为城市运行的基础底座,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聚焦数字时代城市传播的特点与趋势,设计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形象数字IP概念并进行具象分析;以全球视野阐释城市形象数字传播的典型案例;立足上海打造全球城市IP的现实背景与实践经验,提出打造新型城市IP的相关建议,也为其他城市的IP打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具有实践意义。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为改革发展聚智聚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上海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也是国内决策咨询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之一,智库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上海各类智库主动对接中央和市委决策需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积极开展研究,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功能稳步提升。当前,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新型智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新型智库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骨干性工程重点推进。全市新型智库勇挑重担、知责尽责,紧紧围绕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交办给上海的重大任务,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不断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持续推出有分量、有价值、有思想的智库研究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新型智库建设品牌。
上海智库报告文库作为上海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五大文库之一,是市社科规划办集全市社科理论力量,全力打造的新型智库旗舰品牌。文库采取管理部门 智库机构 出版社跨界合作的创新模式,围绕全球治理、国家战略、上海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向全市遴选具有较强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力和决策参考价值的智库研究成果集中出版,推出一批代表上海新型智库研究水平的精品力作。通过文库的出版,以期鼓励引导广大专家学者不断提升研究的视野广度、理论深度、现实效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更好发挥新型智库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服务党和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上海新型智库高举党的文化旗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城之要者,综合运用专业学科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更为丰沛的理论滋养、更为深邃的专业洞察、更为澎湃的精神动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徐剑,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首批行业智库、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多年致力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研究。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上海领军人才),2023年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4年当选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钱烨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博士后,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
钱烨夫,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博士后,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
前 言 001
第一章 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构建 007
第一节 城市形象传播综述 008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内涵要素与构建原则 012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内容与设计 017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021
第二章 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能力分析 023
第一节 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024
第二节 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评价分析 026
第三节 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分项指标分析 030
第三章 典型全球城市的数字形象分析 049
第一节 北京:中华魅力 双奥之城 050
第二节 纽约:潮流先锋 全球都市 052
第三节 伦敦:古典优雅 创意之城 055
第四节 巴黎:浪漫时尚 爱情之城 057
第五节 洛杉矶:活力创新 天使之城 060
第六节 东京:动漫天堂 霓虹之城 063
第七节 迪拜:数字奇幻 未来都市 065
第八节 多伦多:多元融合 宜居之城 069
第九节 香港:潮玩打卡 动感之都 071
第十节 上海: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 074
第四章 典型城市 IP 的大数据挖掘 079
第一节 悉尼:新年烟花秀 080
第二节 里约热内卢:里约狂欢节 082
第三节 迪拜:未来博物馆 085
第四节 洛杉矶:奥斯卡金像奖 087
第五节 纽约:WE?NYC城市新标识 088
第六节 伦敦:伦敦马拉松 090
第七节 上海:咖啡文化枢纽 093
第八节 巴黎:巴黎音乐剧 095
第九节 东京:东京电玩展 097
第十节 杭州:亚运时间 100
第五章 城市数字形象 IP 的传播机制分析 103
第一节 北京:中国元素 社交媒体,冰墩墩助力城市形象数字传播 103
第二节 纽约:以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开放驱动数字生产 106
第三节 迪拜:虚实合一、未来已来,构筑元宇宙中心城市 109
第四节 伦敦:打造数字时代的全球最美城市 112
第五节 新加坡:数字媒体转型助推花园之城IP 塑造 115
第六节 首尔:打造电竞生态之城 IP 119
第七节 广州:全媒体矩阵提升城市形象智慧传播新能级 123
第八节 深圳: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塑造青春之城形象 126
第九节 杭州:智能技术塑造数字亚运IP 128
第十节 哈尔滨:依托数字传播打响冰雪旅游 IP 132
第六章 打响全球城市数字形象 IP 的上海实践 137
第一节 IP 的孕育与挖掘:全球城市的新 IP 打造对于上海的启示 138
第二节 IP 传播平台构建:搭建 IP SHANGHAI平台,打造数字世界的上海形象 143
第三节 IP 外宣渠道建设:探索城市 IP 国际传播的上海样本 148
第四节 空间 IP:上海红色文化空间 IP 的形象构建与路径策略 153
第五节 影视 IP:构建上海城市形象的影视 IP 识别
以《爱情神话》为例 172
第六节 消费 IP:上海如何进一步打响全球咖啡文化枢纽 IP ? 179
第七节 竞技 IP:打响全球电竞之都 IP,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全球影响力 183
第八节 数娱 IP:关于上海打造游戏创新之城 IP 的思考 191
参考文献 197
后 记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