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这一镌刻于国家战略蓝图的关键坐标,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愿景,更标志着全球文明秩序重构进程中中国话语权的历史性突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文化价值体系的博弈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场域--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霸权遭遇多极化浪潮冲击,非西方文明主体性重建需求空前迫切。在此背景下,中国将建成文化强国确立为2035年核心目标,既是对文明冲突论的实践回应,亦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锚定了服务国家战略的学科使命。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清晰指出,文化强国建设亟须破解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这要求文化产业管理教育必须超越工具理性,深植中华文明基因,构建全球视野一本土经验双向互构的人才培养范式。2035年前后,全球文化产业将步入多元文明竞合新周期,中国能否在文化治理规则制定、文化贸易标准建构、文化遗产价值阐释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取决于当下学科体系的战略前瞻性。本书试图在文明自觉与全球秩序的张力中,探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跟随者向领航者转型的理论进路与实践方案。
詹一虹,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专家、J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科技部重大项目专家库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管理世界》《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著作20余部;获批多项软著和专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陈鹤,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文化知识生产与人力资本协同创新研究,聚焦新文科(交叉学科)学科建设、数智化创意劳动激励、创意领导力等领域。
前言
背景篇 全球视野下的学科嬗变与使命重构
第一章 学科史视阈下的专业演进考辨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制化进程(19492025)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谱系化脉络(19602025)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多维解析
第二章 2035战略窗口期的专业使命升维
第一节 新常态格局驱动专业生态重塑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促进产教内容革新
第三节 新教育战略锚定人才培养新标
理论篇 竞争力主导的评估解构与模型创新
第三章 评估思维主导的专业排名实践
第一节 中国专业评估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专业评估三大问题
第三节 主流专业排名比较研究
第四章 模型思维主导的多域竞争测量
第一节 专业评估模型运行机理
第二节 竞争管理模型主研内容
第三节 专业竞争力模型的五类范式
第五章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竞争力模型的创新构建
第一节 专业模型构建动因探究
第二节 高校模型构建案例深描
第三节 模型智能组织文化要素辨析
应用篇 竞争力模型的课程应用与创新开发
第六章 基于专业竞争力模型的中国课程分析
第一节 一流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
第二节 课程开发竞争力模型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竞争力研究
第七章 基于专业竞争力模型的国际课程分析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全球数据透视
第二节 亚太地区文化表达型课程实践
第三节 欧美地区产业发展型课程经验
第八章 专业竞争力模型驱动的文管课程创新
第一节 高质专识开放育人创新原则
第二节 知识认知操作竞争力创新维度
第三节 陈述程序策略价值创新框架
第四节 数字创意艺术空间传播创新主题
附录 20032023年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