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植物丛书归纳整理了中国北方 10 余个省区市约 1 322 个县(区、市)植物的基本信息。该丛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北方植物主要类群的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各样植物的中文名、学名、主要识别特征,以及保护、利用、入侵等多个层面的重要信息,属于高级科普类图书。
本书是中国北方植物丛书之一,共收录 209 种(含种下等级)中国北方重点保护植物,隶属 62 科 108 属;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公布的物种及保护评估等级为标准,结合标本、期刊文章、植物志及专著等相关研究资料,对分布于中国北方的重点保护植物物种的名称、分类、保护级别(包括国家保护等级、CITES 收录情况与地方保护等级)、主管部门、识别特征、物候、生境、地理分布、应用价值、保护理由及濒危原因等内容进行介绍和阐述。本书是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北方重点保护植物物种状况的参考资料,也是植物保护相关领域工作者的参考工具书,还可用于公众科普教育、传播保护植物知识,强化群众的植物保护意识。
总主编简介
贺然,男,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国家植物园北园党委书记、园长。担任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兼迁地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公园协会常务理事兼植物园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植物迁地保护、森林保护、园林生态等领域研究,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等课题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4部,作为主要负责人编写了《国家植物园总体规划》,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DNA Research》《Microbes and Environments》《林业科学》《生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等专业领域主流期刊上,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构建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带领原北京植物园实现跨越式发展,升级为国家植物园,弥补了我国缺少国家植物园的空白。主持设计、建设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大幅提升我国植物战略资源保藏研究能力。曾获北京青年榜样荣誉称号,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人才培养计划。
魏钰,女,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植物资源方面的收集、研究与应用工作,特别是大百合属、百合属及郁金香属等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与应用。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萱草花细胞程序性凋亡生物钟调控机制研究、科技部项目高山亚高山百合科植物迁地栽培和高效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林草局重点植物保护项目北方几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资源调查及迁地保护研究、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大百合开花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等迁地保护和繁育技术相关研究项目。负责植物园活植物引种收集及保护工作,牵头编著《国家植物园植物名录》《国家植物园活植物引种规划》等工作。先后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类(新技术)银奖、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 球根花卉种球(CJ T 135-2001)》标准修订工作;主编《中国:二十一世纪园林之母》(第一、二卷)、《中国已灭绝植物与再发现》《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图说中国盆景艺术》等专著。
马金双,男,研究员;东北林学院学士学位(1982)和硕士学位(1985)、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7);先后于北京师范大学(1987-1995)、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1995-2000)、布鲁克林植物园(2001-200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9-2010)、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2010-2020)、国家植物园(北园,2020年12月至今)从事教学与研究;专长植物分类学文献与历史、外来入侵植物及观赏植物;先后主持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是马兜铃属、关木通属、大戟属、卫矛属的分类和活化石水杉的历史(2000年至今维护水杉网址:www.metasequoia.org, 2000-2018; www.metasequoia.net, 2019至今)等;代表性著作包括《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中国植物分类学者》、《中国植物分类学纪事》、《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中国外来植物名录》、《胡先骕全集》、《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等。
主编简介
崔娇鹏,汉族,辽宁铁岭人,国家植物园(北园)正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学士(2002 年)和硕士(2005 年);长期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收集、繁育与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与科普工作,主要研究类群为蔷薇属和菊属。
王涛,河北保定人,国家植物园(北园)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濒危植物保育与兰科菌根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