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论文十六篇,分为赋学专论赋史研究文本研究文献研究海外赋学五个板块,对于赋学的发展及演变历史作了全方面的介绍与阐释。收录包括刘祥的 《发明旨意与以文传人:论史传文学中汉赋纪事的撰述策略》、房召义的《农耕文明的典丽化书写:农赋用典的文化意蕴》、权赫子的《元代科举程墨<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 选>东传》等,所涉论题多样,有关于赋学的赋史研究、文献研究、文本研究、专论研究及海外研究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深刻,代表了当前中国赋学研究发展的 新动向。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被jiaoyu部批准为全国10所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自组建以来,本着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注意诗学的文学研究本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广泛吸收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促进传统诗学向现代转换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在文献研究(包括历史文献与地方文 献)、理论研究和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绩。
赋学专论
发明旨意与以文传人:论史传文学中汉赋纪事的撰述策略..............................................刘祥
对清代辞赋分期断限的思考..............................................孙福轩
《七十家赋钞》的编纂、版本流传与学术价值..............................................王思豪
赋史研究
农耕文明的典丽化书写:农赋用典的文化意蕴..............................................房召义
西汉议政之风与文学的功用性风尚..............................................王传龙
宋代文赋主客问答形式的设置及其写作意义..............................................王朋
文本研究
文有赋心: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的铺..............................................张成檄 欧阳一锋
鲍照赋中的死亡观照及成因浅析..............................................李权
李商隐动物赋与汉译佛典关系略论..............................................杨兆涵
论张耒的淮河书写以前后《涉淮赋》为中心..............................................时俊龙
文献研究
走向独立:魏晋南北朝赋总集编纂考论..............................................程紫丹
《宋书·谢灵运传》载《撰征赋》三解..............................................徐婷
唐代同题赋的题材分布与新变及其原因..............................................杨许波 张夏薇
海外赋学
唐代赋格在日本的传播及嗣响..............................................冯芒
元代科举程墨《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东传..............................................权赫子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闲情赋》译介研究..............................................彭红卫 曲樊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