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核查技术》对以下企业碳核查的常用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1)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排放因子法、活动数据法、质量平衡法等,这些方法为企业碳排放量的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2)碳排放监测技术,涉及在线监测、手工监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技术,帮助企业实时掌握碳排放数据;(3)碳排放报告编制,介绍了碳排放报告的结构、内容要求及编制流程,助力企业规范编制碳排放报告。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企业应高度重视碳核查工作,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2)企业应掌握碳排放核算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核算工具和软件。(3)企业应加强碳排放监测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的效率。(4)企业应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国家和地方碳排放政策、标准及要求,确保碳核查工作合规、有效。(5)企业应积极开展碳排放培训,提高员工碳减排意识和碳核查技能,为实施碳减排措施提供人才保障。(6)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技术服务商的合作,共享碳核查经验,提升碳核查质量。
该书可作为低碳、节能、节电、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等教育、科研人员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阅读,还可作为政府机构环境管理相关部门的参考用书、企业培训机构的专业教材及企业员工自学的参考书。
第1章 术语及定义
第2章 设定组织边界
2.1 要求
2.2 指导
第3章 设立运营边界
3.1 引入范围概念
3.2 核算与报告各个范围的排放
3.3 销售自产电力的排放
3.4 电力传输和配送的间接排放
3.5 其他与电力有关的间接排放
3.6 核算范围三的排放
3.7 租赁资产、外包和特许
3.8 重复计算
3.9 范围与重复计算
3.10 本章注释
第4章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
4.1 量化与报告概述
4.2 常规排放源识别及量化方法介绍
4.3 数据质量分析
4.4 特殊行业量化方法简介
第5章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
5.1 建立温室气体信息管理程序
5.2 五金塑胶制品行业核查案例分析
5.3 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
5.4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核查案例分析
附录一 碳核查技术基本概念
附录二 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