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 中国申遗故事 吕舟 等 纪念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 宁夏西夏陵 世界遗产 人类文明 考古人文 世界遗
定 价:128 元
- 作者:吕舟、董耀会、吕宁等
- 出版时间:2025/8/1
- ISBN:9787521778205
-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203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撰写绪论,帮助读者快速认识和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同时精选11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奇迹、宗教艺术、水利工程,江南园林、千年古城、绝壁岩画、多元海岛、高原茶山等,邀请文化遗产专家解读各遗产地的独特魅力与全球价值,讲述申遗和保护工作背后的鲜活故事。从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到苏州园林的诗意栖居再到近代的鼓浪屿,串起中华文明数千年不曾中断的精神脉络,勾勒出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宏大史诗。11处遗产地按申遗成功时间排序,以此纪念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
一、精选11处世界文化遗产,跨越5000年、覆盖大半个中国,遗产地类型多元,呈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遗产地类型包括建筑奇迹、宗教艺术、水利漕渠,江南园林、千年古城、绝壁岩画、多元海岛、高原茶山等丰富的类型,构成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绚丽画卷。遗产地涉及河南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云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23个省区市。
二、遗产专家深度解读中国遗产的全球价值,讲述精彩的申遗故事。 庐山国家公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浑气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外化;苏州古典园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园林的精致与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追求;景迈古茶林用千年茶韵勾勒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图谱;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古今交融的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故事…… 特邀一线申遗撰稿人、申遗团队专家和遗产地管理者等文化遗产专家阐述遗产的核心价值,也是一本由专家讲解的旅行指南。 作者们大多亲历了申遗过程,为读者讲述申遗背后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三、纪念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19852025) 全书根据申遗成功时间编排,从首批列入世界遗产的长城,到2024年刚刚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申遗之路是让世界读懂中国、认同中国文化的过程。
四、16开精装、250余张彩图,附超1米的拉页 图片包括遗产构成要素解析图、全景图、特写图、遗址复原图、申遗现场图等250余张,全彩呈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和申遗成功的瞬间。 拉页收录了中国截至2025年入选的所有世界遗产,供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探索。
作者
吕舟 等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董耀会: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燕山大学教授 吕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乐山大佛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乐山大佛(灵宝塔)保护规划、离堆保护规划等项目负责人 陈凯:庐山国家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管理规划项目负责人 沈亮:苏州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苏州古典园林申遗全程参与者 李熠旸、钟雯: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周新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教授 朱秋平:中国岩画学会理事、左江花山岩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郭语涵:鼓浪屿保护管理日常专业咨询项目负责人 赵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申遗专家团队成员 辛欣:景迈山古茶林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规划负责人 郑楚晗: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