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新时代文化理论出发,结合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竞争格局,提出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战略意义与实践框架。
本书对于指导青年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前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还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能够筑牢国家文化根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使价值认同体系更加稳固。同时,它也能激活民族创新基因,培育精神血脉传承,为文明永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于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将其正式载入党章并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构成,标志着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历史性跃升,其社会政治功能获得系统性强化,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又代表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逻辑的认知突破。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与文化主体性为特征,为当代中国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建设文化强国确立根本遵循,指引中华文明在全球化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刘小文,男,汉族,1979年11月生,湖南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缘起和意义 1
第二节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述评 8
第三节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设计 16
第二章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概述 23
第一节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概念界定 23
第二节 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