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布拉格的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里,伏契克决定动笔写一部关于人的报告。在看守的帮助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用铅笔头写下了一百六十七页手稿,名为《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本书以冷静而炽热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监狱中的残酷现实、战友的英勇无畏、集体的团结友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洋溢着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不仅是一部******战争的证言,更是一曲对自由、尊严和人类信念的颂歌。
本书基于1995年捷克语评注版直译,完整呈现伏契克作品原貌和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 红色文学经典,全世界进步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 被翻译成八十余种文字,捷克历史上流传最广泛的书
★ 基于1995年权威捷克语评注版直译,完整呈现伏契克作品原貌
★ 附录长文全面介绍伏契克生平,深入解读报告成书和流变过程
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特别是对那些不曾经历过反法西斯战争的青年一代,起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绞刑架下的报告》首位捷克语译者 蒋承俊
伏契克(19031943),捷克记者、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1921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文艺批评杂志《创造》《树干》主编,发表大量文学评论和新闻报道。1939年,德国法西斯占领布拉格,伏契克逐渐转入地下,负责主编捷共官方报纸《红色权利报》,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并牵头组织知识分子委员会,规划战后改革方案。1942年,伏契克在一次碰头中意外被逮捕,并遭到刑讯逼供。他宁死不屈,在狱中得到看守的帮助,用铅笔头在张张碎纸片上写下长篇纪实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1943年9月8日,伏契克在柏林狱中被处决。
目录
绞刑架下的报告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第二章 临终之路
第三章 267号牢房
第四章 四〇〇号
第五章 群像谱(一)
第六章 1942年的戒严
第七章 群像谱(二)
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
附录
续上那没有写完的happy end
最后的信